北京深圳都允许公积金付首付了,上海还在等啥?
七月楼市新政潮里公积金成主角,北上广深就剩上海没动作。
公积金高达两千多亿闲置未动,而急需购房的刚需族却因首付不足而无法利用,这情形实在让人焦急不已。
别的城市早就动起来了。
深圳上个月明确能提公积金交首付,西安杭州连二手房都能用。
北京近日宣布实施公积金“带押过户”政策,此举使得二手房交易可以节省数月时间。然而,上海去年推出的商业贷款“带押过户”却设置了条件,必须先还清公积金贷款。目前,问题主要集中在政策衔接不畅。
查阅数据令人心酸。上海的公积金资金高达2400多亿尚待启用,在全国范围内都未能跻身前列。若能多释放1%,即可达到80多亿,这对于多少普通家庭来说,足以筹集首付款。当前,换房的最大难题在于资金流转,卖房者需偿还贷款,而购房者则需要支付首付。若能实施公积金作为首付以及带抵押过户,整个流程便能得以顺畅运转。
上海的动作似乎缓慢,实则并未闲置。早在五月,便已宣布计划拓宽公积金的运用领域,而全国性的政策也在三月便已确定方向。然而,眼见深圳和北京纷纷跟进实施,上海却成为了四大一线城市中行动最迟缓的。毕竟,公积金制度是上海在三十年前率先创立的,作为领头羊,上海却落在了后面。
优秀的政策应当迅速推进。公积金首付款并非激发炒房行为,它主要帮助那些真正急需资金购车的人。此举既能消化库存,又能稳定房价,比放宽限购措施更为精确。目前,北京已经开始尝试“市场归市场、保障归保障”的双轨制度,而上海若继续观望,恐怕会错过最佳时机。
政策工具箱中早已备好了现成的手段。比如,降低首付比例、提供税费减免、实行带抵押过户,只有将这些措施综合运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北京将轨道交通沿线的地块优先推向市场,而上海临港区的限购政策调整效果并不显著。与其勉强推进,不如激活那些闲置的公积金。一旦释放出两千亿的资金流动性,其效果远胜于其他任何刺激措施。
拖延只会导致事情出错。置换客户等不及便转向环沪地区,而那些有购房需求的群体,因首付不足而直接放弃。与隔壁苏州相比,公积金贷款额度高达110万,而上海的补充公积金仅有80万。尽管账上资金充足,但使用起来却不够灵活。既然方向已经确定,那就赶紧完善具体细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