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房价分化严重,买房逻辑彻底改变

2025-08-04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次数:113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2025年上海中环房东还在喊涨,刚需真扛不动了。

静安区的豪宅挂牌两周后,成交价竟意外上涨了5%,而金山的次新房项目即便降价至七折,却依旧无人问津,这种市场分化的现象显得尤为明显。

最新公布的数据令人痛心疾首:市中心的二手房交易采用了积分制,比例竟然翻了一番;而郊区的房地产中介门店,竟然倒闭了一半。

核心区房价压根没降的迹象。

黄浦滨江新盘认筹金收爆,销售直接劝退普通积分客户。

内环次新二手房更离谱,房东临时跳价百万照样当天签约。

转至另一区域观察,奉贤某个大型住宅项目挂牌数量猛增达40%,部分房东急于出售,其售价甚至低于指导价15%。

同一个上海,房价走向像两个平行世界。

现在买房逻辑彻底变了。

白领们宁可选择支付额外的两百万,也要挤进老旧破败的学区房,而不是考虑远在郊区的地铁房。

徐家汇的一套三十平方米的老式住房,月租金高达八千元,已经迅速被租出;而位于临港的一套精装修的紧凑型三居室,尽管空置了三个月,房东为了吸引租客,不得不考虑降低租金。

2025年上海房价走势_上海楼市分化行情_上海中环房价涨跌

核心区域租金每年增长20%,然而租售比却变得更加不理想,这表明众人所押注的是那些稀缺地段的资产保值能力。

政策放宽后外地买家进场更狠。

苏州老板全款扫货静安学区房,温州客户组团买陆家嘴公寓。

但限购松绑没救活郊区盘,青浦某项目开盘送奔驰还是滞销。

上海的房地产市场早已分化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竞争局面:一方面,本地有购房需求的居民在努力争取进入市场;另一方面,来自外地的资金则主要聚焦于核心区域的优质资产。

分化这么厉害还敢喊普涨?

探究链家的数据可以发现,位于外环以外的超过一半的房源挂牌时间已超过半年,即便价格下调三次,成交依旧困难重重。

中环区域内的那些条件稍逊的“老破大”住宅价格也开始出现小幅下跌,例如浦东某座塔楼社区的房价在三个月内跌幅达到了12%。然而,真正保持稳定的是那些位于优质学区且为新建的次新房以及拥有江景的宽敞大户型。

房产领域的专家如今处境尴尬,一面鼓吹远郊房产为“价值洼地”,一面宣称市中心房产为“稀缺资源”。然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青浦区的房价是否已跌回2019年的水平?而黄浦区的房价飙升到天际线,与我又有何干?尽管租售比看似健康,但租金的涨幅却无法跟上房价的上涨速度,而自己的工资却始终十年如一日地停滞不前。

房价数据的矛盾已久,不是短暂现象。中介在朋友圈大肆宣传“XXX板块价格飙升”,但打开贝壳网站查看成交价,却发现毫无变动。一些知名人士大谈抄底良机,却暗自将三套房产挂出。更有甚者,上周某网红楼盘售罄,但住建局的备案数据显示仅售出三成。

清醒清醒吧,兄弟们,那所谓的上海平均房价早已失去了参考意义。那些购买前滩豪宅的富豪和那些急需购房的刚需族,他们仿佛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如今,敢于在郊区购房的人,要么是真的有迫切需求,要么是在赌五十年后的城市规划。至于放开限购政策后房价的暴涨?那就去看看燕郊的先例吧。

打赏
凡注明"来源:来安房产网"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佚名】

相关文章

0相关评论

新闻排行

热点楼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