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于昨日公布了全国70个大中城市在9月份的房价变动情况。与以往不同,除了提供这70个大中城市9月份的数据外,国家统计局还特别发布了其中15个热点城市在10月上旬的房价变动比率。9月份和10月上半月的数据对比显示,经过9月份的迅猛上涨,随着各地陆续实施的调控政策,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房价的上涨势头遭遇了明显的“刹车”。
九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的环比价格涨幅达到了3.2%,但到了十月的上半月,这一涨幅缩窄至0.7%,较之前下降了2.5个百分点,这一变化表明上海房价快速攀升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
国家统计局宣布,同步发布九月及十月上半月的相关数据,其目的在于迅速呈现房地产市场的新动向。据业内人士解读,九月房价的迅猛攀升推高了市场预期,而公布十月上半月的房价数据,利用最新的事实依据,有助于稳固市场预期,对某些热点城市的房价降温也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若仅公布九月迅猛攀升的统计数据,投资者对上涨的预期或许会持续,然而实际上涨幅已被初步遏制,此类信息亟需让公众迅速了解。分析人士如是说。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的高级统计师刘建伟指出,在9月份,对于70个大中型城市而言,一线及某些热门二线城市的房价走势与其他城市存在显著不同。具体来看,在一线及部分热门二线城市中,有14个城市的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幅度超过了2%;而在其他城市中,有6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呈现下降趋势,1个城市保持稳定,另有40个城市的涨幅控制在2%及以下。
交通银行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在9月份,一线城市以及若干热点二线城市的房价出现了显著上涨,这一现象主要归因于政策预期趋于紧缩以及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共同推动了所谓的“金九月”期间房价与成交量同步攀升。具体来看,70个大中型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其算术平均数的环比增速达到了1.80%,同比增速更是高达9.34%,两者相较上个月均有显著提升。在“金九”这一传统销售旺季,开发商纷纷加大推盘力度,杭州、南京、蚌埠等城市的新增供应量显著增加;自8月份以来,直至“9·30”节点之前,已有6个热点城市对房地产政策进行了收紧,限购和限贷措施进一步强化并扩大范围,这一预期使得刚需购房者和投资者纷纷恐慌性地集中购买房产。
国家统计局强调,针对一线及部分热点二线城市,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城市特点,实施了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这些措施使得房地产市场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具体来看,10月上旬的房价环比涨幅,在这15个一线及部分热点二线城市中,过快的上涨趋势得到了有效控制,房价走势逐渐趋于稳定。与9月份相比,这些城市在10月上旬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指数普遍出现了下降。在10月上半月,深圳和成都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呈现下跌趋势,其中深圳的跌幅为0.3%,成都则为0.1%;与此同时,其他城市的环比涨幅普遍出现显著下降,降幅介于1.0至3.8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进一步说明,观察新建商品住宅的网签交易数据,一线城市及若干热门二线城市在10月上半月的成交额与9月下半月相比,多数城市出现了显著下滑。具体来看,有4个城市环比降幅达到了60%至80%,另外3个城市的降幅在40%至60%之间,还有3个城市的降幅介于20%至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