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上海二手房市场量价齐变,楼市信息战正式打响?

2025-08-16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次数:180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看清下行,更要上行心态!

8 月的上海二手房市场,出现了两件耐人寻味的事。

二手房交易量显著减少,截止到8月13日,总共完成7614笔买卖,平均每天仅发生585.7笔,若将全年数据换算成居民住宅交易量,大概只有1.55万到1.6万套,这个数字远低于去年新政策实施后交易量最高的时期。

其次,链家、贝壳这类网站,猛然不再公布实际交易价格,购房者从而无法查询到过去十五天内成交的真实记录。

量在掉,价被藏,这并非巧合。

这标志着上海二手房市场开始实施心理策略,信息对抗正式展开。

01成交量骤减:量先行还是价先行?

在房地产市场里,有一个老规律:成交量往往领先于价格变化。

去年九月,政策有所缓和,上海二手房交易量一度维持在较高水平,尽管价格持续缓慢下滑,但市场至少呈现活跃态势。

可今年 8 月,节奏突然变了——量明显萎缩。

详细分析,剔除商业店铺、地下停车库等非居住类房产销售,八月中旬的居民房产成交数量经过年度化处理,仅有十五万五千至十六万套,这一数据与去年同期两万以上套数的交易频率相比,几乎减半。

缩量的背后,是买方心态的改变:

若说去年行情虽疲软尚可凭借交易活跃度维系些许期待,但如今即便交易活跃度也难以为继,价格还能维持这种缓慢下滑的态势吗?

02成交价消失:楼市信息战的前奏

就在成交量下滑的同时,平台成交价“下架”了。

早些时候,链家与贝壳每日都会公布提前十五天录得的交易记录,其中涵盖确切的交易金额,这对于潜在购买者而言,具有相当高的参考意义。

一旦价格公开,市场看法会立刻趋于一致,在这种情况下,这极有可能导致卖家心态加速瓦解。

隐藏成交价的逻辑,其实并不复杂:

上海房价二手房_成交价隐藏楼市心理战_上海二手房成交量骤减

南京此前已有相似情形出现,链家不再标示交易价格,接着报端便屡屡刊发“房价上涨”的相关报道。

许多人未必完全相信,即便少数人有所迟疑、行动迟缓,也会让这场较量持续更久。

03买卖双方的心理与策略

在买方市场情况下,信息具有决定性作用。当交易价格不公开时,交易双方会调整各自的做法。

对买方:

不要因为看不到成交价就放弃判断行情。

实际价格,依然能够从小区住户群组、线下中介机构,乃至房产交易管理机构的相关登记材料中查到。

价格不清楚反而是议价的好机会,因为对方在“含糊其辞”,你也可以直接报出更低的价钱,这样方便继续商量。

对卖方:

隐瞒标价确实能够减轻精神负担,不过,若销量下滑的态势不断,仓储开销和资金周转的压力就会迫使你做出决定。

越早变动标价,越容易达成交易;等到普遍认知完全确立,再降低售价或许就不是轻微优惠,而是不得不亏本大幅降价。

对平台/中介:

成交价不透明,让中介的话语权更大。

口头报出的价格、有选择的实例,乃至故意标高虚价,都可能被当作促销伎俩使用。购买者必须学会辨别,切莫被个别现象所误导。

交易量大幅减少,交易价格不再公开,这表明上海二手房市场已经进入“缺乏量能的拉锯期”。

数量稀少,说明买方和卖方都持谨慎态度;隐藏价格,表明信息较量替代了价格较量,构成了竞争的关键。

这种局面在短期内或许会让市场显得十分沉寂,然而真正的压力并不会就此消散,一旦供需双方陷入胶着状态,同时持有成本不断攀升,市场最终还是会借助价格杠杆来重新寻求平衡。

记住了,下跌不会第一时间告诉你。

学会自己“砍价”,在心理战里,才能占到便宜。

打赏
凡注明"来源:来安房产网"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佚名】

相关文章

0相关评论

新闻排行

热点楼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