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上海房产交易领域出现一个出乎意料的现象:链家平台突然移除了上海所有二手房的成交价格数据。无论是链家网站还是链家应用程序,过去能够查到的二手房交易金额信息已经消失了,现在页面只提示“没有成交价”。同时,贝壳找房网站也进行了相同操作,上海地区的各个小区历史成交房源都不再显示交易金额,想要了解具体成交价格,必须联系负责的房产中介。
一些上海链家的中介人员透露,他们没有接到单位就这个变动发出的官方消息,询问缘由时,他们也表示不清楚,只是说如果购房人希望知晓最新的交易价位,可以直接找中介人员打听,上海链家这边,到目前为止也没有给出积极的答复,让这次下架操作笼罩在模糊的氛围里。
事实上,链家在不少其他城市之前就已经实施过类似做法。北京、武汉、合肥、南京、杭州等十几个城市,先前已经取消了二手房交易价格公示的功能,上海这次是跟着做。而在上海,除了链家和贝壳找房,其他中介机构的状况各不相同。太平洋房屋部分房源标明交易金额,另有一些房源则标注“价格待定”,平台方面解释称,未标明实际交易金额的房源源自网络签约记录,并非公司直接成交;上海中原地产始终未开放历史交易价格查询服务,但其官方网站依然能够查到过往成交的户型规格、面积大小、交易时间等资料。
此事在商界掀起了巨大波澜。购房者章鹏(化名)称:缺少实际交易价格作为参照确实不妥,他打算购置房产,本会通过留意成交价波动来把握市场动向。如今仅依据整个小区每月平均成交价,根本无法体现不同户型、楼宇、楼层之间的价格区别,对购房选择指导意义不大。

根据市场信息,今年7月上海二手房交易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情况。依据网络房产平台的数据,7月份上海二手房(含商业性质)总共卖出了19337套,与上个月相比有所减少。上海链家研究机构的负责人李根指出,7月份二手房成交量为18515套,看房人数与上个月持平,市场购买力表现出强烈的刚需特征。低于三百万的房产交易比例不断增长,初购者与年轻家庭是主要推动力量,他们对于价格非常在意,更愿意挑选市郊划算的住宅。追求条件提升的客户类型虽然开始多样化,但整体上还没有产生显著的规模效应,主要原因是新建楼盘中高端项目持续卖得很好、新房质量有所提高,从而分散了房屋置换的需求。
业内对于链家暂停公布二手房成交价一事的原因众多说法不一。有人推测,此举意在平抑市场波动。行情低迷时,交易信息公开透明,容易加剧买方“追涨避跌”的心态,导致其犹豫不决,延长买卖过程;同时,急于脱手的卖家若目睹低价交易实例,或会引发市场焦虑,促使房价进一步下滑。早先,2021年深圳设定指导价之后,贝壳终止展示交易数据服务时说明,目的是为了阻止投机者在获取信息后抬高房产价格,也是为了维护购房者的个人资料安全。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项措施或许会扩大信息失衡的现象。交易双方缺少了官方认可的成交价格作为参照,协商时的实力减弱,只能借助中介方提供的“内部信息”,这不但导致交易开销增大,也无法确定中介信息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从行业整体发展的情况来看,贝壳集团旗下的链家在上海挂牌市场的占有率高达百分之七十,成交市场的占有率大约为百分之二十五,拥有显著的市场作用。价格存在隐晦标注,但中介系统内部能够掌握,这种做法或许会加剧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妨碍房产价值的正常形成过程,损害市场公平竞争的基础,从长远角度分析,容易导致行业内部信任度下降。
上海链家从七月一日开始推行一种新的服务方式,就是每个中介人员会专门服务购房的顾客或者卖房的人,不再同时服务买方和卖方。那时候市场上就有人讨论这种服务方式可能会让信息不够公开,现在二手房成交价不公开,无疑让这种担心变得更严重了。
链家停止公布上海全部二手房交易价格,这一举动之后会怎样演变,是否会对上海二手房市场的交易活跃程度和价格变化带来显著作用,又是否会促使其他中介机构效仿,这些都需要时间来揭晓,市场正高度关注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