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网报道 (亚晨撰稿)由于新房发售受到限制等状况,房产市场上剩余房源持续减少。
克而瑞研究机构所出的资料表明,到2025年6月的最后一天,五十座主要城市中,新建成并待售的商品房的狭义库存面积是三十万九千二百七十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了百分之七;若以十二个月为周期来计算销售所需时间,到6月底这个周期需要二十二个月多一点,与去年同期的二十三个月相比,缩短了五个月。
部分城市去化周期仍超18个月
在主要的一二线城市中,成都的库存量减少幅度最为显著。截至今年上半年终止,该城市的狭义库存总体积达到2193.12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45%。另外,兰州、郑州、杭州、深圳、苏州、青岛、宁波以及南京等城市的库存量,今年上半年的同比降幅也都超过了十分之一。
相比之下,重庆、西安、济南、海口以及广州等城市的库存数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具体来看,重庆在半年末的库存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3.5%,达到了916.36万平方米。
从去化时长分析,杭州、合肥、南昌、上海等12座城市去化时长均未超过18个月,并且这些城市去化时长较上一年的同期状况都有所减少。
其他一些城市,例如北京、广州、长春、海口、西宁、南宁、福州、重庆、武汉、郑州、兰州、天津、济南和南京,它们的去化时间依然超过了18个月,积压的房产数量依然非常多。
城市外围库存压力大
以去化时长超过18个月的广州、武汉、南京这三个城市为例。从存量单位数量角度分析,广州、武汉、南京的存量主力均为100至120平方米的中等面积范围,其占比均超过两成。其中16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单位数量同比环比均有所增长,导致存量压力出现小幅增加。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上半年高档住宅的供应量保持稳定并有所增长,然而成交量的增长幅度远小于供应量的增加,导致短期内库存出现积压现象。

不过,不同城市存在一定的差异化特征。
广州和武汉的情况类似,库存数量占比的快速增长主要出现在中等面积和较大面积的范围之内。具体来说,广州的增长主要集中在120到140平方米以及160到180平方米这两个区间,武汉的增长则主要集中140到160平方米以及180平方米以上这两个区间。与此同时,在这两个城市中,库存数量占比的明显下降主要集中在70到100平方米的面积范围之内。
南京的情况比较特殊,小面积的房子,比如100平米以下的,库存套数的比例增加了不少,大面积的房子,比如180平米以上的,库存套数的比例也增加了很多,但是100到140平米的中等面积房子,库存套数的比例却大幅下降了。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外围区域库存仍在持续增长。
广州周边地带的房产积压比例显著偏大,并且这一数值还在持续攀升。以增城区为例,到六月份末,这类房产在总库存中的份额已经高达22.26%,较去年同期增加了0.06个百分点。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中心区域的房产积压情况则相对轻微,比如武汉的武昌区、江汉区,以及南京的玄武区、秦淮区、鼓楼区等地的房产积压比例都控制在5%以下。
另外,根据变动情况分析,各城市中心地带的房产库存比例普遍在增加。广州海珠区、越秀区,武汉武昌区、江岸区以及南京建邺区,在六月份的库存单元数量占比,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都显示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根据去化难易程度分析,去化时间较长的房产并非库存比例最大的那类,广州、武汉和南京的库存构成与去化时间分布情况正好相悖。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这3个城市的不同面积房子卖掉所需时间,呈现两头长中间短的现象,不足八十平米和超过一百八十平米的房子,销售速度比较慢。而一百到一百四十平米的大房子,是市场上供应和购买最多的类型,所以卖掉的压力并不明显。
相比之下,面积较小的80平米以内,以及面积非常大的180平米以外,由于交易量不多,销售所需时间明显长于整个城市的平均水平。广州70平米以下和160平米以上房产,到六月份时,根据过去十二个月的交易数据推算,销售所需时间都超过三十个月;武汉七十到八十平米和一百八十平米以上房产的消化时间分别是四十六个月和二十七个月;南京七十平米以内的小户型,比如酒店式公寓,平均每个月卖不到五套,导致销售周期特别长。
根据区域分布分析,广州增城区、花都区等城市边缘地带,南京高淳区、六合区等区域,以及武汉长江新区、新洲和蔡甸等地,在六月末时库存消化速度均位于各城市相应区域中靠前的位置,表明这些地方供应量明显超过需求量,未来需要应对相当大的库存处理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