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存量房贷方面,符合条件的存量房贷利率也可进行调整。
利率调整额度若超出先前全国新贷款利率均值超出三十个基点,具备申请变更条件,新设定的调整额度须不低于先前全国新贷款利率均值超出三十个基点。
根据中央银行公布的信息,8月20日公布的五年期以上LPR数值维持在3.5%,和前一个月保持一致。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新发放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09%,比上一季度减少了2个基点。
根据这个方法推算,利率是3.45%的已有房产的二次贷款,能够申请把贷款利率调整到3.36%。
3.调整不收取任何费用。9月1日起启动调整工作。
部分第二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将启动存量房贷利率的定期调整机制。调整的加点数值会综合考量市场供需状况、借款人信用资质、贷款抵押物变动等要素。从九月起,申请人能够通过联系银行网点或在线渠道核实有无资格享受利率优惠。
上海出台楼市新政
专家:市场表现有望更加活跃
8月25日,上海市住建管委、市房管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以及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和市公积金中心等六个部门一同发布文件《关于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政策措施的通知》(简称为《通知》),该文件涉及多项政策调整,具体包括减少购房限制、改进公积金使用办法、改善个人住房贷款条件以及修正个人住房房产税规定。《通知》自2025年8月26日起施行。
一、调减住房限购政策
为了更好地满足民众对房屋品质提升的要求,推动生活环境的舒适性与工作地点的合理分布,《通告》中清晰指出需要放松住房购买方面的限制措施。首先,达到特定标准的家庭在外围区域购买房产时,不受房屋套数数量的约束。符合本市购房资格的居民,涵盖本地户籍人士,以及在本市持续缴纳社保或个税达一年以上的非本地户籍人士,于外环以外购置房产不受套数限制,涵盖新建住宅和二手房。此外,成年未婚人士在购房时也参照居民家庭的限购政策执行。
沪籍住户的家庭成员和沪籍的成年未婚个人,在市界以外购置房产不受套数约束;在市界以内每户可购买两处房产。外地户籍住户和外地成年单身者,在购房前一年以上在本市持续缴纳社保或个税的,于外环以外区域购房不受套数限制;在购房前三年以上在本市持续缴纳社保或个税的,于外环以内区域购房仅能购置一套房产。
二、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
为强化公积金对购房的支持,《通知》调整了相关政策。首先,提升了个人公积金贷款的上限。针对购买二级或更高级别的绿色建筑新建住宅的储户,公积金(包含补充公积金)的最高贷款金额增加了百分之十五。首套最高贷款限额提升至184万元,针对有多个孩子的家庭,首套贷款额度上浮部分可以累加,总计可达216万元;二套最高贷款限额则增加至149.5万元。
其次允许动用公积金来支付购房的首笔款项。对于在本市购置新建期房的个人,能够依据相关法规申请提取自己以及另一半的公积金来承担购房的首期费用。
第三点在于允许同时提高公积金账户余额并申请公积金贷款。对于用公积金账户余额支付购房首付款的人,这不会对其公积金贷款额度产生任何影响。
三、优化调整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
为缓解民众买房时利息的压力,《通告》清晰表示要改进个人住房贷款的方针。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据上海市市场利率的自律规则以及本身运营情况、借款人信用等条件,在利率的制定上不再区分是首套还是二套住房,要恰当地决定每笔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数值。
四、完善个人住房房产税政策
为改善住房限制购买措施,《通知》明确,满足标准的非本地常住居民家庭购买的首套房产,暂时不用缴纳房产税费用;购买的第二套或更多房产,在把家庭所有房产占地面积加总后,可以减去每户人均六十平方米的免税部分。因为个人住宅房产税是每年计算一次,所以从2025年1月1日起,符合要求的购房人可以应用这项规定。
从整体角度分析,上海是国内房地产市场素质较高的地区,近年来其发展态势一直强于全国整体水平。在新政策实施后,市场活跃度预计将进一步提升。上海易居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指出,当前出台这项政策时机十分恰当,上海房地产市场正临近“金九银十”的常规销售高峰期,相关企业包括建筑商和中介组织都应当抓住这一时机,调整并完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