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二线城市的优化逻辑
自4月份以来,苏州在30天内连续调整政策,从放松限售、降低社保要求,到取消二手房限售;非户籍人口购房政策放宽从县级市到周边地区,再到核心城区,步伐小、节奏快、力度大。
4月11日,苏州放宽限购、降低社保要求,限售房样板间由5套改为3套;苏州将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限额提高至60万元,家庭限额由70万元提高至90万元;
5月9日,二手房限购政策解除,新房限购期限由3年调整为2年,非限购区域房产不计入家庭限购套数。
8月17日,苏州、昆山、太仓三市外地居民首次购房限制取消,外地居民可直接购买一套住房。
9月1日,吴江区取消外地人首套住房限购规定;

9月9日,吴中区效仿,取消外地人限购规定。
克而瑞苏州长江区域总经理高文文在视频分析中表示,8月苏州商品住宅成交53.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8%,成交量自7月以来处于低位,量价齐跌,总体较为艰难。不过二手房市场成交量在6、7月继续维持在5000+套的水平,是新房成交量的1.4倍,在政策刺激下相对活跃,对后期新房市场将有利。
“金九银十”期间外地居民购房限制措施放宽
苏州作为强势二线城市,在非调控时代从上海承接了不少投资和购房需求,从上海一路西行,花桥、昆山到苏州都是上海人投资的好去处。
距离上海最近的苏州工业园区是2018年前后房产投资热情最高的区域,一二手房价格差距严重,导致一房难求。即便随后苏州实施了史上最严调控措施,但由于供应稀缺,苏州工业园区新房热度并未消退。
“园区不仅对本地买家有吸引力,对整个江苏的买家也有吸引力。同时,苏州也是吸收上海溢出需求的城市,由于上海限购政策没有变化,有可能吸引一部分上海买家。苏州部分地区仍对新房价格有所限制,因此价格倒挂的情况还会继续出现,因此总体而言,新房可能会受到更多关注。”
政策优化加上9、10月传统旺季,是否会给区域楼市带来过热风险?
陆文熙认为:“政策调整与‘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原则并不矛盾,外地居民仍然只能买一套房子,就目前的市场而言,自住目的还是首要的。”
广东省城市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各地的松动政策持观望态度。9月14日晚间,他通过微信对记者表示:“目前松动政策对销售的刺激作用明显减缓。目前楼市的主要问题是高房价下的供需错配。由于市场对楼市未来前景不乐观,购房意愿不足;新市民和中低收入人群受高房价和收入限制,难以支撑楼市。”
记者|包晶晶
编辑|程鹏、陈梦宇、杜恒峰
校对 | 段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