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六区优化外地人首套房购买政策,不再需要社保证明或个税证明

2024-09-21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次数:182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少奎上海报道

9月1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苏州本地中介及部分售楼处工作人员处获悉,苏州六区(苏州市区包括相城区、姑苏区、吴中区、吴江区、工业园区、高新区)已优化外地人购首套住房政策,不再需要出示社保证明或个税证明。相关人员强调,此举并非取消限购,仅取消外地人购首套住房的相关限制。

有业内人士评论,苏州此次政策调整,可以看作是全国房地产市场新一轮政策优化的信号。

9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专门会议提出,支持刚性住房需求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并根据各城市具体情况,运用好政策工具箱里的多项工具。

苏州调整全区限购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一位人士透露,苏州各区在购房政策方面都出台了多项新举措,“每个区都略有不同,就看各区怎么规定了。”随后,记者从苏州高新区房地产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外地人限购一套,购房时不需要提供社保证明或个人纳税证明。他们强调,这次政策调整并不意味着彻底取消限购。

具体来说,外地居民在吴中区、吴江区、姑苏区、相城区、高新区、工业园区购买首套住房,无需提供社保证明或个税证明,但仅限购买一套住房。同时,相城区取消了2018年实施的600分购房规定。

“昨天还不确定工业园区、高新区会不会放宽首套房限购,今天苏州六区全部放宽了。”苏州当地一位房产中介9月14日表示。

近期,全国各地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三四线城市均对住房政策做出了相应调整,但只是延续上一轮政策释放,多数城市以公积金调整、购房补贴为主。

外地上海购房政策2020_外地人上海楼市政策_外地上海购房政策规定

相比之下,苏州对非本市居民首套房购房限制进行了优化,政策调整幅度相对较大。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陆文曦指出,苏州房地产市场调控启动早于全国其他城市,调控周期相对较长,因此此次政策优化的步伐也更快。

地方政府不断优化政策

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9月5日以来,全国已有重庆、丽水、杭州建德、杭州淳安等23个城市分类调整住房政策,涉及贷款限制、公积金放宽、购房补贴等。

在需求端,主要涉及放松贷款限制、放宽公积金贷款、出台购房补贴等:例如山东聊城、绍兴岳城等地放宽贷款限制,聊城明确首套房最低首付比例为20%;石家庄、福州等14个城市放宽公积金贷款,例如石家庄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桥西等区最低首付比例为30%,其他地区为20%,并扩大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提取范围;周口、宜宾等13个城市发放购房补贴,例如周口实施限期购房契税补贴。对144平方米以下的住宅建筑面积,给予实际税额的50%的补贴;对144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建筑面积,给予实际税额的30%的补贴。

近期,各地频频调整楼市政策,如2022年以来,合肥、昆明、玉林、珠海等地出台政策稳定楼市,主要包括发放购房补贴、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等。近期,江苏台州、湖南浏阳等地也跟进相关政策。广东省汕尾市于9月10日至10月31日举办购房节,期间在汕尾市行政区域内购买一手商品房的消费者增加公积金贷款额度,落实“一人购房、全家帮扶”公积金新政,在外地购房也可接受公积金贷款。

9月10日,杭州市临安区出台《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支持刚性、改善性住房需求,自2022年9月15日至2023年3月14日(以网签时间为准),对在临安地区范围内购买总价不超过300万元的新建商品住房,给予总价1.5%的补贴,补贴在买房人房产登记后给予。

浙江兰溪今年9月10日至12月31日实行住房补贴政策,对教育、卫生系统职工购房给予特殊奖励,首套房、二套房分别奖励900元/平方米(最高奖励9万元)、500元/平方米(最高奖励5万元)。夫妻双方符合条件的,只奖励其中一方,奖励金额不超过房价总价的15%。

一些地区如浏阳市鼓励房地产企业自行制定优惠政策。

外地人上海楼市政策_外地上海购房政策规定_外地上海购房政策2020

随着楼市去库存压力逐步显现,各方调整楼市政策的灵活性越来越大。中指院指数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因城施策”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政策见效,楼市有望企稳。基本面支撑较强的热点城市楼市有望率先企稳,带动重点区域三四线城市楼市触底反弹。

市场交易仍在寻找底部

此轮房地产政策释放的背后,是成交的全线下滑。9月5日至9月11日过去一周,克而瑞研究中心监测的重点城市平均销售率降至44%。9月份以来楼市缓慢回暖,中秋节期间楼市成交依然低迷。

中指院数据显示,2022年中秋节期间(9月10日至9月12日),重点监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较去年中秋节期间(9月19日至9月21日)下降31.6%,长沙、西宁、南京等地降幅均超过70%。不过,在政策环境优化、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等因素推动下,部分城市市场活跃度略有改善,购房者信心恢复尚需时日。

与此同时,一线城市房价呈现回稳态势。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中秋节期间(9月10日至12日),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5.9万平方米,较去年中秋节期间增长3.5%,延续近期新房市场活跃势头。不过,这与刚需、首套房等商品房销售增加,以及新房周均价合理回归有关。

中央政府稳定楼市的决心没有改变。前不久的国务院会议也提到,后续政策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9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会议指出,2019年以来地方政府积累的5000亿元专项债券额度将依法启动,其中70%地方留用,30%由中央安排,向项目较为成熟的地区倾斜。9月11日,央行表示,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步落实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

在此政策背景下,地方政府在优化政策时也注重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据中指院统计,截至9月13日,今年以来已有250多个省市优化调整政策700余次。其中,4月至6月政策密集出台,8月稳楼市积极信号持续释放,维持五年多的LPR迎来今年第三次下调。

房地产政策进入新一轮释放期,或将进一步促进和强化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对房地产企业而言,房地产市场有望回暖,或将对企业流动性产生一定缓解作用。

打赏
凡注明"来源:来安房产网"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佚名】

相关文章

0相关评论

新闻排行

热点楼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