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低迷时期,裁员、破产事件接连发生。如今,西装革履的特工梯队即将浮出水面。
10月11日晚,一则“贝壳搜搜上海研发团队全体成员已优化,裁员补偿为N+3”的消息在网络流传,讨论帖占领各大社交网站。喜欢吃瓜的网友又兴奋了。


(网友爆料)
在网友的热议中,北科房屋回应称,此次优化的部门是北科房屋在上海业务的财务等部分,并非传闻中的整个上海研发团队。对于涉及本次调整的员工,将严格遵守国家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作出适当安排,并优先考虑内部调动机会。
虽然不是“一锅交易”,但北科此次裁员依然是拔出了胡萝卜,带出了泥,直接将整个中介行业目前令人担忧的状况暴露在公众面前。
从北科裁员到其他中介机构,一些悲观者甚至认为,到年底整个行业的流动率将达到50%,大量人员将失业或转行。而到明年的今天,中介店可能只剩下10%了……
业绩下滑,连上海的中介机构都活不下去了?
上海壳牌裁员,瓜友最深的感叹是:连大上海的机构都生存困难了?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9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量为12040套,环比8月下降33.23%,创下近一年来单月成交量最低纪录。事实上,3月份成交量达到39407套后,上海二手房进入下降通道。 4-7月成交量回落至不足3万套,8月跌至1.8万套。 9月份的1.2万套也让市场预测10月份的成交量可能会下降到1万套以下。
二手房市场的降温也影响了北科找房的业绩。
第二季度,北科到家搜索营收242亿元,同比增长20%;但净利润大幅下滑60.7%至11亿元,对应毛利率22.1%,较去年同期下降逾10个百分点。
财报称,二季度二手房交易受市场降温措施影响,其对净利润的贡献较低是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也就是说,楼市降温,尤其是二手房交易下降,直接影响了中介机构的生计。交易量连续六个月大幅下滑,未来预期并不十分乐观。北科住房被迫走上人员优化减负之路。
入不敷出的重庆代理商也在抱怨。
北科的裁员,让近几个月来一直抱怨的中介同事更加意识到市场的严峻性。毕竟北科还是提供“N+3”的补偿,但对于其他小中介来说就更加困难了。
羡慕的泪水从他的嘴角流了下来。
与一位熟识的经纪人聊天,他无奈地说,自己已经4个多月没有开过发票了,每月拿的是1800元的底薪,只能勉强交房租。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他表示,拿底薪固然好,但还是有很多中介连底薪都没有。 “现在当你做中介,就叫合伙人,其实你没有底薪,也没有社保。卖了就拿高额佣金,卖不出去就拿高额佣金。”一分钱。”不。”
入行六年,是到家旗下一家门店的店长的小陈,经历过市场的起起落落,但他表示,这几个月他确实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寒意。 “我之前工作的那家店,业绩一直比较稳定,在整个公司里名列前茅。不过,公司不久前关闭了这家店,因为连续几个月业绩接近于零。” ”
据网友透露,重庆南岸弹子石商圈内只有鸿深广场一家,距离街道不到200米就有十几家中介店。原本是金九银十年的购房旺季,但现在这里的店铺不断关门,几乎每个月都有一家店铺关门。
房地产市场记者走访现场发现,转售、转租的中介店随处可见,一些有房产信息的店面已经在卖水果……

“繁华商铺出租,你愿意接受吗?”

“我已经把所有的标牌都拆掉了,我真的无法继续工作了。”

“二手房难卖,你想要二手店面吗?”

“我以前和邻居一样卖房子。”
“这个行业变化太快了,四五月份我们接待客户的时候,还要检查他们是否有资格买房,能否付清全款。然而,事情在2019年急转直下。”现在,我们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收到账单了,每天打几十个、几百个电话,几乎都被拒绝了!”小陈很伤心。
我的特工们今年上半年很辉煌,下半年却很惨淡。
落在场边,看着等待食物的买家成群结队地离开
代理商陷入目前的局面,主要原因是买家观望情绪较深。
在市场冷淡的今天,没有房子的人并不急于购买,而有房子想要换房的人则更有耐心。
据北客网统计,截至9月3日,重庆二手房挂牌量已达16万套,较7月底(14.5万套)增长10%,挂牌数量甚至增加了一天超过700台。
尽管部分卖家出售意愿增强,二手房挂牌数量不断增加,但这并没有转化为有效交易。
据天猫好房统计:2021年8月,重庆市二手房销售(含住宅、商铺、写字楼)10797套,环比(13238套)下降18.4%,同比下降年下降22.6%。
在楼市调控收紧以及贷款难、放贷慢的信贷政策下,仍在等待救助的购房者纷纷散去。他们大概率是躲在后面,等待房价的“最低点”。
房地产市场人士认为,这种心态可以理解。毕竟目前成交量并不乐观,价格还有其他可能。
不过,该采取行动的时候还是要采取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