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少奎上海报道
9月29日,上海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市房屋管理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金融监管局等六部门住信局联合印发《进一步优化本市房地产市场政策措施的通知》,这项新政策堪称“上海七细则”,从调整住房限购政策、调整住房限购政策、优化住房信贷政策,调整住房税收政策,包括非城市居民的户籍家庭和在外环线以外购买住房的单身人士,需要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年限购买房屋的,调整为购买日之前连续缴费一年以上的;首套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调整增值税征免期限、个人对外销售住房增值税征免期限由5年调整为2年等近期备受业界关注的政策细节。
这是继9月26日政治局会议之后,第二个出台楼市调控政策的一线城市。
此前,广州南沙区取消楼市限购政策。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其中,房地产市场提到的内容包括: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必须严格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提高商品房建设质量,加大贷款力度。开展“白名单”项目,支持盘活现有闲置土地。 。要回应群众关切,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抵押贷款利率,加快完善土地、财税、银行等政策,推动住房城乡建设房地产开发新模式。会议还提到进一步优化楼市限购政策。

分析师普遍对上海本轮楼市稳定政策给予相对积极的评价。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指出,针对5月以来市场新形势新特点,上海积极调整优化楼市政策,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更加平稳健康。同时,这项政策积极回应了社会公众关心的职住平衡、产城融合、非本市居民购房、购房成本、税收问题、改善住房需求等问题,总体来看,这项政策务实有效,对促进市场健康发展、保护人民群众住房利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宏伟指出,上海限购政策的优化,实际上是通过扩大房价基数来增加购房基数。
首先,调整户口在外的家庭和单身人士限购政策,增加了缴纳社保三年以上的一房票资格。通过扩大购房群体,可以达到增加楼市改善需求的效果。
其次,临港的特殊政策是对这部分工住分离人群提高房票。据同测研究院此前测算,在临港工作但拥有上海户籍的人员约有6000至9000人,但这些人可能会受到临港限购的影响。如今,这一需求的释放,对于临港产业和经济发展来说,其实是有很大好处的。

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上海楼市近期反弹走势并未延续,继续低位运行。上周(9.16-9.22),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7.52万平方米,环比下降5.94%。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陆文曦表示,9月份上海楼市成交并未好转,市场观望情绪再度升温。
宋宏伟进一步指出,当楼市止跌反弹时,通常是成交量带动价格。通过调整优化限购政策,交易量将有所增加,有利于市场修复并进入复苏周期。
对于降低首套房、二套房首付比例,宋宏伟认为,此举进一步降低了周边地区购房门槛。可以说,上海调控政策是按区域实施的,是比较精准的调控。他表示,包括税费调整、公积金调整等,都不是一刀切的。可见,上海楼市的基本面具有一定的韧性,调控政策也具有渐进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