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王婷婷
2024年,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周期的第三年。 “5.17”、“9.26”两轮重大举措实施后,市场已显现出积极信号。 “稳跌”初步取得成效,新建房、二手房交易量大幅增加,房价也企稳。
国家统计局12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70个城市新建、二手房价格走势均出现积极变化。各级城市同比降幅自2024年以来首次收窄,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大幅增加。临近年末,市场交易更加活跃。
展望2025年,房地产将进入“止跌企稳”的关键时期。
其中,经济企稳、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强劲的房地产扶持政策是推动市场复苏的重要因素。业内预测,2025年“稳楼市”支持政策有望继续落实,房地产有望触底企稳。
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伟向界面新闻表示,2025年政策重点仍将在一二线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将继续发挥“楼市风向标”作用预计一线城市监管政策将进一步放松。
2024年可能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历史上政策最为繁忙的一年。
据中植研究统计,截至2024年11月底,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累计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700余项。从4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消化存量、优化增量”,到9月份“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再到“稳住” 12月份的“房地产市场”,从供需两端着力稳定房地产市场。楼市调控政策持续升级。
在此期间,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建立、商业银行持续加大对“白名单”项目的支持力度、“四取消、四减两增”组合拳等,累积效应政策发布的内容也将在2024年逐步显现。
这在一线城市最为明显。特别是10月以来,多地楼市出现销售热潮。
以北京为例,10月新房网上签约4500套,环比增长50.1%;二手房网上签约1.71万套,环比增长32%,同比增长70%,创19个月新高。

上海10月新房成交量67万平方米,环比增长31%,同比增长14%;二手房成交量182万平方米,环比增长53%,同比增长77%。
11月,新政持续发力,楼市热销态势持续。
以二手房市场为例,北京二手房网上签约超过1.8万套,创20个月新高;上海二手房销售2.7万套,创44个月新高;深圳二手房网上签约7125套,创50个月新高。新高;广州二手房网上签约1.3万套,创19个月新高。
在一线城市回暖以及楼市扶持政策持续落实的影响下,商品房市场的火爆开始向二三线城市蔓延。
杭州、成都、武汉等城市表现尤为出色。这一时期,杭州通过政策放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高房价;成都豪宅市场蓬勃发展;武汉抓住政府调控机遇,新房交易量实现大幅增长。
具体在成都,2024年11月,成都新房销售11401套,环比增长56.8%,创年内最高纪录;二手房成交26219套,环比增长32.4%,创2023年4月以来最高。进入12月,成都新建、二手房成交持续复苏。
杭州也不例外。 11月,杭州新房、二手房成交量较10月均有增长,二手房成交量刷新单月纪录。其中,杭州10个市辖区商品住宅成交总量达81.9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4.8%。交易规模连续三个月增长,达到年内第二高水平。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政策效应不断显现,更多热点城市如苏州、郑州、长沙等二线城市成交量也将出现明显增长,“止跌”队伍房地产市场将持续增长。
“房价和交易量都将止跌企稳,预计2025年上半年基本完成止跌。”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克而瑞集团董事长丁祖钰认为,虽然企稳过程预计较长,但包括杭州、上海、天津、成都、深圳、西安、合肥等多个城市,苏州、北京和广州可能最先实现稳定。
上海中原地产高级分析师陆文曦也指出,在经济基本面稳定的前提下,一线、走强的二线楼市将“止跌企稳”。
在宋宏伟看来,2025年最大的变化应该是房地产资产价格的定价逻辑发生重要变化,从原来的预期估值逻辑转向回归经济定价逻辑。

“在此影响下,一线城市和核心二线城市的优质新房项目将再创新高并走出独立市场。但二三线城市的新房价格将面临调整“压力大,促销可能会更加普遍。二手房市场还是以价换量的逻辑。”宋宏伟告诉界面新闻。
当然,2025年楼市新政策也必不可少,这将是各城市楼市“止跌企稳”的重要支撑。
中国指数研究院政策研究部主任陈文静指出,12月9日政治局会议明确要“稳楼市”,这意味着2025年稳定房地产市场对发展至关重要的宏观经济。
“接下来,在前期政策加快落实的基础上,更多增量政策要继续跟进,比如继续优化一线城市购房限制政策、加大住房补贴力度,进一步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升。”下降并稳定下来。 ”
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判断,2025年,以降低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加大房企信贷投放、货币化安置加快实施城中村改造、专项债务资金收购保障性住房等为代表。 、房地产供需两端的支持政策还有进一步加大的空间。
随着政策支持明显加强,未来房地产市场必将出现新的机遇。
2025年,房地产企业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克而瑞研究表示,一方面,保险地产公司仍应以保交付为主要目标,同时继续增收节支,缓解流动性压力。另一方面,其他房企仍需尽可能保证货源,做好营销工作,推动项目成交完成。
“同时,企业还需要继续关注产品升级迭代,加强产品力建设,在日益加剧的行业竞争中强化发展优势,为后续市场复苏做好准备。”
至于投资,宋宏伟表示,“以销量投资”的逻辑仍将延续。 “2025年,房地产企业的投资策略将进一步收缩,重点投资领域将集中在核心城市的核心区域。部分企业还将积极参与核心城市的城市更新和改造。”
总体来看,2025年仍将是政策、市场、购房者等各方竞争的一年。也是加快化解市场风险的一年。业内人士预测,“如果2025年上半年风险能够化解,全国楼市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见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