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税新规解读:家庭人均60平方米免税标准,多套房持有者或将面临高额税负

2025-03-26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次数:52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中国突然宣布,将有一大半家庭需按照新规征缴房产税,并且超出规定面积的家庭,一年需缴纳 1 万 2 。

一条消息在朋友圈刷屏,让不少人感到揪心。

"房产税要来了?"

"我家两套房加起来170平,是不是要交上万的税?"

"多套房的人要哭了..."

消息显示,根据正在研究的房产税征收方案,有住房的情况是,若住房面积超过一定标准,那么这类住房可能需要缴纳房产税。同时,征收标准或许是以家庭人均 60 平方米作为界限。

这意味着什么?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家庭户均人口为2.62人。

一个标准三口之家,按照人均 60 平方米来计算,其免税面积将会是 180 平方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到 2023 年底时,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 41.3 平方米,同时,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 48.9 平方米。

这两个数字与60平方米的标准相比,似乎都有较大空间。

但问题在于,住房分布极不均衡。

上海房产税改革试点_上海房产税改革背景_上海房产税调整

近一半家庭超标准,真的会面临高额税费吗?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2023)》表明,约有 47.2%的中国家庭具备多套住房这一情况。

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这一比例更高,达到54.6%。

而多套房产的总面积很容易超过家庭人均60平方米的标准。

假设一个三口之家拥有两套住房,总面积为240平方米。

该家庭按照人均 60 平方米的标准,其免税面积是 180 平方米。而超出免税面积的部分为 60 平方米。

参考上海、重庆试点时期的征收标准,即按房产评估值的 0.5%-1%征收。假设房产均价为 2 万元/平方米,那么需要计算超出部分的房产价值。若按 0.5%征收,超出部分的房产价值为 120 万元;若按 1%征收,超出部分的房产价值也为 120 万元。

按照0.5%的税率计算,每年需缴纳房产税6000元。

在北京、上海等房价高的城市,房产均价为 4 万元/平方米。若超出部分房产价值为 240 万元,按相同税率计算的话,每年需缴纳房产税 1.2 万元。

这就是标题中提到的"超出面积一年税费1万2"的由来。

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我们需要冷静分析

首先,房产税方案目前仍在研究阶段,并未正式出台。

国家多次予以强调,在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的过程中,应当秉持“立法先行”的原则,先制定相关法律;同时要做到“充分授权”,给予足够的权力支持;并且要按照“分步推进”的方式,逐步开展相关工作。

在当前房地产市场处于调整的这种背景之下,从短期来看,全面推出的这种可能性并不是很高。

其次,即使未来落地,也很可能会设置多重减免政策。

以上海作为试点来看,除了对于人均 60 平方米以下的住房不征收之外,还设立了诸多减免举措。例如,从新购买住房的那一天起的 3 年之内,倘若家庭因为疾病或者灾害而遭受了重大的损失等状况,都能够申请进行减免。

再次,不同城市的具体实施标准可能会有所差异。

上海进行试点,对于增量住房以及存量住房中超标的部分,分别依据 0.6%和 0.4%的税率来进行征收;重庆则是按照不同的情况,设定了 0.5%、1%和 1.2%这三档税率。

未来在全国推行时,各地很有可能会依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房地产市场的情况,来制定具有差异的政策。

房产税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谈及房产税,很多人直接联想到"加税增负"。

从国际经验来看,房地产税主要是一种调节工具。从国内试点来看,房地产税也主要是一种调节工具,而不是单纯的创收手段。

日本等发达国家普遍开征房地产税,税率在 0.5%-2.5%之间,该税主要作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用于支持地方公共服务。

这些国家在这期间,通常会把房地产税和个人所得税、遗产税等税种进行协调配合,从而形成较为完备的税收体系。

在中国,推进房地产税改革有其初衷。其一,是要构建地方税体系,以此来保障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其二,是为了调节房地产市场,促使房地产市场能够健康发展。

“房住不炒”的定位下,房产税能够起到抑制投机性购房需求的作用,还能引导住房回归到居住属性。

上海房产税调整_上海房产税改革试点_上海房产税改革背景

谁将受到最大影响?

从目前的政策导向看,房产税主要针对的是多套住房和高端住房。

对于普通住房和居住需求,将给予较大的税收优惠。

以家庭为单位计算免税面积,也体现了对基本居住需求的保障。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房地产蓝皮书》数据表明,全国大概有 3200 万套处于空置状态的房子。

按照平均 80 平方米每套来计算的话,全国空置房的总面积大约是 25.6 亿平方米。

这些空置房有其所有者,在房产税政策之下,他们可能会成为最为直接地受到影响的群体。

有较多套住房的家庭,尤其是那些持有价值较高住房的群体,他们所承担的税负会比较重。

普通家庭若只拥有一套自住房,并且该住房面积不超过免征标准,那么房产税对其影响是非常小的。

这会导致房价下跌吗?

理论上,房产税会增加持有成本,从而对房价形成一定压力。

但从国际经验看,房产税与房价之间并非简单的负相关关系。

美国、加拿大等开征房产税的国家,房价仍能保持长期稳定增长。

关键在于房产税是如何设计的,以及市场对政策的预期如何。

如果税率较低,且政策稳定可预期,市场通常能够消化这一成本。

从上海和重庆试点的情况看,房产税对当地房价的影响并不显著。

2011 年上海开始试点。此后,房价并未下跌。并且在之后的几年里,房价还持续上涨。

这说明,房价受多种因素影响,单一政策难以扭转市场走势。

未来房产税可能的走向

从目前的政策表述以及试点经验来分析,未来在房产税全面推行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具备以下这些特点:

"渐进式"推进,先在部分城市试点,再逐步扩大范围。

"差异化"税率,根据不同城市、不同类型住房设置不同税率。

“多重减免”政策的作用在于保障基本居住需求,并且重点对投资性住房和投机性住房进行调节。

"软着陆"策略,避免对市场造成剧烈冲击,给予足够的适应期。

最新的信号显示,2023 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未提及房地产税,2024 年全国两会也未提及房地产税。这意味着在当前房地产市场处于调整阶段时,房产税暂时不会全面推开。

上海房产税调整_上海房产税改革背景_上海房产税改革试点

如何应对可能到来的房产税?

其实,房产税推出的时间无论何时,合理配置家庭房产资源都是应对的办法。

多套房产持有者,可以考虑对住房结构进行优化。他们可以把闲置的住房或者利用率低的住房,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处置,这样能够减少潜在的税负。

计划购房的家庭,可以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住房的实用性以及居住属性上,而不是仅仅关注投资增值。

开发商和房地产中介需要调整经营策略,要更多地考虑消费者的实际居住需求,并且要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

政府部门需在政策设计时充分考量不同群体的承受能力,要避免在政策执行里出现“一刀切”的情况,务必确保政策具备公平性与可操作性。

房产税并非洪水猛兽

房产税从长远来看是现代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构建更加合理的税收体系,也有助于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与其过度担忧,不如理性看待。

一位财税专家说:“房产税并非是用以惩罚购房者的工具,而是能够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杠杆。”

政府在进行政策设计时,会充分考量市场的承受能力,同时也会注重社会的稳定性,并且会采取渐进式的改革路径。

短期内,“超出面积一年需交税费 1 万 2”这种说法更多是依据特定假设进行的测算,并非必然会出现的结果。

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不同,税负也会有很大差异。

房产税改革是系统工程,需与土地制度改革协同推进,需与财税体制改革协同推进,需与住房保障等多项改革协同推进。

政策制定者需保持理性态度,市场参与者需保持理性态度,普通民众也需保持理性态度,大家共同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最重要的是,我们应当回归住房的本质。住房的本质是“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房产税的推出会更利于引导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也能促进住房市场长期保持健康发展。

政策无论怎样变化,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居住需求。

让我们拭目以待,理性应对。

打赏
凡注明"来源:来安房产网"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佚名】
0相关评论

新闻排行

热点楼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