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房地产市场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焦点 人们议论不断 对2025年楼市走向满怀疑惑 是机遇还是挑战 此问题纷繁复杂 需深入剖析当前房地产市场真实状况来探寻答案
公开数据表明 2024 年房地产市场表现不佳 房价持续下降
在这一年里,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一年下降了12.9%。销售额同比跌幅达到了18%。
与此同时,商品房待售面积达7.5亿平方米。自2020年末起,库存量逐年递增。如今已超过2015年的水准,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在二手房市场方面,诸多城市的挂牌量也持续保持高位。

由此 一个核心问题出现在我们眼前 2025年买房 这是否会成为给自身未来埋下风险的行为
为解答这一疑惑。我们有必要回顾过去市场动态。其中有四个“不利因素”。特别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一、房价趋势或稳中有降,波及范围扩大至一线城市。
当下 房价下行态势 不再只限于三四线城市 一线城市 也无法置身事外
短期内扭转这一趋势困难重重。不久前深圳网友透露,他们在2022年花费400多万元购买房产,如今市场价值大幅缩水,仅余265万元,两年间跌幅接近40%。

同样 上海的情形也不乐观 有网友在2021年花近千万元买的老小区学区房 如今价值已缩水到470万元
很明显 自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之后 房价从未有过如此猛烈的下跌
那么,这一轮房价为何跌幅如此之大呢?
一方面,政策调控楼市的效果持续展现,“房住不炒”并非虚言;另一方面,疫情后经济形势欠佳,许多人收入未增反降,这无疑削弱了人们的购房能力
保障房供应会持续增加规模。国家积极进入市场进行收购。把收购来的商品房转变为保障房。
自去年起 国家加大力度 以“国家队”方式收购商品房 用作保障房
同时 国家明确了未来五年的计划 要推出600万套保障房 这对中低收入群体而言 是利好消息 他们在城市拥有住房的梦想 即将成为现实
然而,这一举措对商品房市场却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保障房数量增加了。这意味着部分购房需求会被分流。如此一来,购买商品房的人数自然就减少了。
此外 许多城市推行了租售并举政策 即便选择租房 也能够实现落户
从长远来看,房价上涨的动力正在逐渐削弱。
三、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住房需求结构随之变化。
近年来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2023年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9亿 到2024年末 这个数字增长到3.1亿 占总人口比重高达22%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他们的住房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老年人不倾向于购买新房。
这种购房需求的转变,导致房价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支撑点。
四、房产税推进步伐渐近,全面推行或为期不远。
目前,房产税仅在上海和重庆两地试点实施。
然而 从近年来高层对于房产税的表态情况而言 全面推行房产税这件事已经快要实现了
一旦房产税正式开始施行,对于持有多套房产的家庭而言,这意味着持有成本会大幅上升。
这极有可能推动一部分人去选择出售房产。进而会对房价产生一定作用。
#图文打卡计划#
五、面对不利因素,购房决策需谨慎。
面对诸多购房不利因素,普通民众是否应该买房呢?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赵教授称 2025 年买房有一定风险 不过不能一概而论

在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 因人口持续流入 房价有可能保持相对稳定
然而在三四线城市。特别是人口流出严重的地区。这里房价下跌的风险更大。
”因此,购房决策需因人而异,因地区而异。
若你打算投资房产 建议慎重思考 “房住不炒”政策导向下 社会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 过去买房就能赚钱的模式已难以再现
但要是你是刚需购房者。手头资金充裕。又正好找到了中意的房子。那用来自住是完全没问题的。
不过,购房之前需做好充分规划。要依据自身经济实力行事。避免过度借贷。以防将来背负沉重债务负担。增加还贷风险。
总之 任何时候都要记住 房子的根本属性是用来居住的 不是用于投机炒作的工具
过度依靠房地产去积累财富。这不仅暗藏着极大的风险。还极有可能造成巨额损失。
所以要是在2025年计划买房。那就必须始终保持谨慎。还要保持理性的态度。并且要做好周全的规划。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不会陷入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