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初期上海房地产市场再度遇冷,新建住宅与存量房销售均显疲态。房地产商推售新盘的意愿明显降低,整个八月上海仅有一个楼盘入市,由于认购量不足直接取消了公开抽签环节。据中介透露二手房市场同样缺乏活力,郊县区域房价已经跌破了去年的最低记录。
古北悦公馆这个楼盘很有代表性,八月份刚开始售卖,报名参与的人却很少,于是项目就暂停了。之前一个月,同时间段还有四个楼盘在发售,但现在每周准备推出新楼盘的数量都不到五个。感觉开发商们都在观望,不清楚接下来要怎么做。
二手房市场情况更为糟糕。前九天网上签约数量仅达五千四百套左右,与七月份水平接近。整个八月预计签约总数大约为一万八千九百套,房价持续下滑。松江、临港等区域当前挂牌价比去年十月更低,部分急于出售的业主直接下调售价超过一百万元。
北京地区八月八日已经解除限购政策,五环以外区域购买房屋不受套数限制。上海方面目前仍无政策调整,多数人持观望态度。房产中介透露近期看房群体减少,咨询量上升但成交量下滑。部分房东坚持不降价,另有一些房东因资金需求迫切而选择降价促销。
当前最为焦虑的是那些寻求改善居住条件的群体,他们渴望购置面积更大的房产,然而首付款项的比例设置得相当严格,同时贷款的利率水平也不够优惠,因此许多人对购房计划感到十分为难,部分人原本打算筹集资金购买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房产,却意外地察觉到房价依然在持续下滑,于是他们决定暂时放弃购买行为,静观其变,而那些迫切需要住房的群体则更加彷徨,他们担心房价如果继续下降,自己将更加无力承担购房成本。
中介门店门可罗雀,部分分店已启动整合计划。某大型连锁中介将虹口区的三家机构合并为一家,原先的职员被调往网络咨询服务岗位。有中介透露,目前仅靠基本工资难以维持生计,客户数量锐减一半,成交记录能有一笔就非常不易。
各方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去年十月至今,上海房价下跌接近十分之一,然而购房限制措施毫无调整。房地产商财务状况紧张,降价销售的项目持续增加。部分楼盘先前售价达每平方米十万元,如今九万五千元也能成交。

过去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时当局经常出面干预,现在却迟迟不见动静。金融机构放款手续虽然简化了一些,但借贷成本几乎没有调整。有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倘若后续再无政策出台,房地产商或许难以维持到岁末。
购房信息组里每日都有更新,有人称北京政策调整后交易量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也有人认为这是暂时状况。投机者开始处理手中的多处房产,二手房待售数量再度刷新记录。业主们的态度出现分歧,部分人选择降价出售,还有一部分人坚决不降价。
如今连学区房也难以出售了,曾经最稳健的房产现在也大幅下跌了。徐汇某所著名小学附近的房子,仅两个月就贬值了三百万以上。业主群中每日充斥着降价消息,中介带客户看房场面如同赶集一般。
所有人都不清楚未来的方向。官方是否允许外环建设?金融机构能否降低购房首付比例?中介透露,最晚第三季度政策可能调整,不过他们也无法确保。当前市场处于观望状态,等待官方消息、经济指标以及各种暗示,没有人愿意贸然行动。
房地产商启动打折活动,但反响平平。部分楼盘赠送停车位,部分提供装修补助,依然无人问津。潜在买家反将此举视为价格下调的征兆,观望态度更加坚决。市场信心跌至谷底,就连最活跃的短线客也消失无踪。
房价下跌有利可图,一些首次购房者趁机试探行情。前阵子有个在杨浦买了老公房的,以较低价格成交,总价节省了六十万。然而多数人选择静观其变,期待政策能有所松动。市场持续胶着,不知何时能扭转局面。
内中有人私下议论,说年底或许会有新规出台,不过具体内容还不明朗。有些人猜测可能会放宽购房限制,有些人则认为首付款比例会下调。房东们私下里商量,有的打算集体降价,有的则坚决不降价。整个市场一片混乱,没人能确定接下来会怎样。
接下来政策如何变化是个未知数,开发商若能承受压力则继续坚持,若无法承受则必须降价出售,购房者虽然迟早要购房,但必须寻找到一个合理的价位,目前市场局面正是如此胶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