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现状:房价结构性回调特征显著
2025年上海的房价比2021年的最高点降低了大约18%,中心地带的一些房产价格已经下降到了2015到2016年的程度,这种变化主要有三个表现。
区域差异显著,黄浦、静安等中心地带下跌幅度超过百分之二十,临港等新区域受政策推动影响,跌幅压缩到十个百分点以下;租赁市场有所改善,租金回报率由二零二三年的百分之壹点伍提升到百分之壹点陆,但依然没有达到国际上的正常范围(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买卖双方力量发生转变,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数量猛增了十四倍达到二百六十处,同时有十五万八千名外来居民离开,造成了"供应增加而需求减少"的局面。
二、下跌原因:各种因素交织影响,政策调整不断,上海房产税自2011年起一直推行,税率在0.4%到0.6%之间较为缓和,却逐渐塑造了长期的稳定预期;资金环境发生转变,房贷利率降至3.05%依然无法提振购买欲望,显示出市场信心缺失;人口格局出现变化,2024年常住人口减少7.2万人,导致住房需求整体下降;税收制度调整的预期,2026年可能推行的房地产税扩大试点计划,进一步加深了市场持币观望的心态。
三、房产税政策:十年试点的启示与展望
上海试点经验显示:

未来可能的调整方向包括:
税收分级:借鉴重庆做法,针对高档房产采用0.5至1.2不等的税率;计税依据动态调整:依据市场价值计算,而非交易金额,增强征管精确性;免税条件调整:或提高人均面积标准,或设定房产数量上限。
四、趋势预判:2025-2026年关键节点短期(6-12个月):闵行区不动产购置支持措施或减缓价格下滑,但年度降幅料在5%-8%区间;中期(2-3年):若房产税推行范围扩大,或促使市场加速去库存,部分地段房价或跌至2014年水准;长期稳定:税收措施与住房保障机制结合实施,或将建立"高端市场调节税负、中端市场维持稳定、低端市场提供保障"的全新市场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