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产市场近期异常活跃,中介机构布满整条街道,交易活跃程度远超普通商铺,然而房价却停滞不前,与此同时,数千万的顶级住宅项目一经发售便迅速售罄。
这一系列举措让普通消费者和富裕阶层完全分隔开来,归根结底还是财富格局的较量转移了方向。
挂牌量暴涨到17万套的二手房市场,已经成了刚需的修罗场。
去年价值达210万的房产,今年降价至196万仍需赔笑相迎,预算仅300万的刚需者,在众多老旧小区中难以抉择,即便厨房转身即触墙的房屋,也争相购买。
再看看市内那些容积率仅1.4的优质地段,开发商拿着亮丽规划图建造高档住宅,静安寺的新楼盘还没完工,就已有客户带着现款排队等候。
事实不会说谎,上海一个季度内价值逾五千万元的高端房产交易达五百一十八宗,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郑州整个年度的新建房屋销售总量,这根本不是普通人的购房行为,而是财富精英们的财富较量。
当前市场状况类似集市出现阶层差异,商贩将普通青菜和优质蔬果分设不同区域售卖。
购房者频繁在二手房市场搜寻特价房源,持续关注平台寻找降价二十万元的优质房产,担心入手后价格会继续下跌。
财富雄厚者径直前往房产销售中心,价值五千万的房产如同随机开箱一般,资信审查文件的作用甚至超过婚书。
广州今年前六个月里,超过半数的购房者在选择新房,武汉二手房市场占比则降低到三分之一,反映出大众在做出选择,老旧小区居住环境确实令人不快,而新楼盘提供的120平米三房两卫户型,则非常吸引人。
开发商早就摸透了门道,拿着政府给的容积率优惠可劲造改善盘。
过去九十平米要打造三间卧室只能牺牲空间,如今直接建设二百平米宽敞高层,整个房屋铺设大理石,并安装智能设备。
成都四代住宅将阳台纳入产权范围,深圳前海地块楼面价格涨至十万元之上,这些现象比房价的波动更为真切——优质地段上的优质房产正逐渐演变为稀有之物。
没想到经纪人提到当前房产市场状况时,形容它像两个独立区域,一处是二手房交易中彼此恶性竞争,另一处是新盘领域内激烈争夺。
最狠的是市场预期彻底分裂。
中介机构面对十七万处待售房产感到不安,一旦标价三天无人问津便匆忙降价。
新居购买者完全不理会所谓的参考价格,陆家嘴江景房公示的售价二十五万元,依然被全价买走。
北京东城有个豪宅项目,办理资金审查需要两千万元,想要参观必须提前三天登记,即便如此,依然无法获得参观资格。
深入剖析数据令人震惊,去年成都卖出一千万以上豪宅共297套,今年前四个月这个数字已经达到594套,富豪购买房产的速度远超普通商品。
这波行情把房地产的游戏规则彻底改写。
过去市场普遍上涨,如今呈现V字形分化,社会底层为满足基本需求在旧房领域激烈竞争,富裕阶层则在新建房产市场大量购买。
政府拍地、开发商造梦、富豪接盘,这条产业链越转越快。
普通民众还在犹豫房价会否波动之际,富裕阶层已开始布局财富稳固策略,在他们观念里,市中心顶级房产早已非住宅用途,而是披着华贵外衣的财富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