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讯(记者 王同旭)目前,购房减税政策已如期实施,取消非普通住房标准正在进行中。
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税收政策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明确了增值税连同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及其他优惠政策。
11月18日,上海在一线城市中率先推出取消普通非普通住房标准新政策。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上海将取消普通和非普通住房的标准,以及与其挂钩的增值税政策将被优化。同时,结合财政部等三部门的税收优化政策,以及上海自身的个人税收政策,优化相关政策,更好地促进住房交易成本的降低。
具体来说,“上海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称,转让房屋时未提供完整、准确的房屋原值证明,且无法正确计算房屋原值的,应纳税额的,按照规定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按照转移收入的1%计税并确定应纳税额。
同时,个人销售住房涉及的增值税、个人购买住房涉及的契税按照《关于促进稳定住房税收政策的公告》有关规定执行。和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该政策将于今年12月1日起实施。

11月18日,上海推出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的新政策。图为楼盘信息图。 (图片由摄图网提供)
新政的出台将带来哪些变化?
契税方面,如果在上海认购面积140平方米及以下的房屋,契税将降至最低水平,即1%。
“基本覆盖了绝大多数刚性、改善性购房需求,有力支持购房消费行为。新政对购买第二套住房契税减负效果显着。例如,对于购买第二套住房,契税减负效果显着。”总价1000万元的房屋,新政前契税最高30万元,新政后低至10万元,直接减免二十万元。”严跃进说道。
增值税方面,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取消后,与其挂钩的增值税政策也将得到优化,可以有效降低上海业主的房屋销售成本。
“比如,有人在2014年购买了一套价值600万元的房子,那么到2024年,这套房子的价格是1000万元,其增值额约为400万元。因为持有期限已经超过两年了(一般来说,增值税政策意味着如果持有房产证满两年,则不再需要缴纳增值税(VAT)约20万元,减负效果非常明显业主卖房成本的降低,也会提高挂牌卖房的积极性,进而也会增加优质二手房的挂牌量,对购房者来说是有利的。选择的增加有积极的作用。”严跃进说。
在个人所得税方面,上海此前对住房交易实行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2006年,原上海地税局印发《关于本市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通知》《操作意见》明确,普通住房按转让收入的1%征收,非普通住房按转让收入的2%征收的转移收入。
上海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的新政策,核定税率统一为1%。
“政策减负效果明显。”严跃进说,比如,上海房东如果出售一套总价为1000万元的房子,以前可能要缴纳20万元的个人税,但新政策出台后,可能只需要缴纳20万元的个人所得税。必须缴纳10万元。 ,不断降低住房销售成本,增加住房财产性收入。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房东一年内在上海换房,还可以享受个人退税优惠政策。具体以财政部等三部门《继续实施支持居民换购住房税收优惠政策》文件为准。
新政实施后,影响
严跃进表示,上海房地产政策已进入历史上最宽松的阶段。从2023年“认房不认贷”政策开始,上海在行政、土地、金融、财税等领域不断调整优化政策。政策力度大、覆盖面广,有力支持了刚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释放。目前,购房政策黄金窗口期已经开启。再加上低购房门槛、低首付比例、低房贷利率、低税收成本等一系列有利的购房政策和环境,预计政策效应将持续释放。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其他三个一线城市也将跟进相关政策。
东北证券研究咨询分公司首席房地产分析师吴银翔认为,本次相关政策调整的公布,最大的受益者将是一线城市的二手房交易。城市二手房交易量将迎来又一个高潮。成交量持续增加后,房价有望逐步止跌企稳。
“预计到2025年底,一线城市房价将逐步企稳。一线城市企稳带来的预期引导和溢出效应,是房地产市场企稳的关键一环。展望未来,我们认为税收政策仍将有进一步的影响空间,比如在契税方面,不再区分首套房和二套房,不再按照统一的税率标准划分。就区域细分而言。增值税方面,增值税税率将进一步降低,免税持有期限将减少甚至取消,并给予一定的免税范围,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将不再区分。 “第一套、第二套,甚至可能会取消持有期限,并给予一定的豁免面积。”吴银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