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央视财经最新给出的数据,一线城市房价连续上涨了4个月,购房刚需者迎来最佳购房窗口期了吗,接下来,听小编讲一讲 。
一、止跌回稳!一线城市房价连续4个月上涨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3月,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了0.1%,自2024年11月止跌之后,已经连续4个月出现回升。其中,北京新房价格上涨了0.1%,上海新房价格上涨了0.2%,深圳新房价格上涨了0.4%,广州新房价格微跌0.2%,不过广州二手房价格环比实现转正。二、三线城市房价的降幅也在持续收窄,市场呈现出“核心回暖、边缘承压”这样的分化格局。
数据亮点:
深圳核心区域的新房价格,相比2024年9月,出现了15%的涨幅,部分项目再次呈现出“日光盘”的现象;
北京二手房网签量创24个月次高,同比增34.7%;
杭州、成都等强二线城市中,改善型需求出现了爆发的情况,120㎡以上户型的成交占比有所提升,提升幅度为69 。
二、政策“组合拳”发力:购房成本历史新低
2025年楼市回暖的背后,是政策环境的“史无前例宽松”:
首套房利率降至3.6%以下,首付比例最低15%;
一线城市限购正逐渐放松限制,例如深圳提高了公积金贷款额度,南京解除了房屋限售政策 。
政府拿出4.4万亿专项债,用来支持收购存量房,这些专项债将被用于保障房建设,也会用于人才公寓建设。
案例直击:北京有刚需购房需求的许女士采用组合贷款的方式购买房屋,每月的还款金额仅为6000元;杭州的李女士因为“多孩补贴”这一政策而换购了三居室,该政策所带来的红利直接使得购房门槛降低。
三、市场分化加剧:买对区域=资产保值
一线城市呈现出“强者恒强”的态势,北京、上海、深圳的核心地段房源供不应求,土地溢价率超过了30%,比如杭州、上海的土地拍卖场面十分火爆 。
强二线城市“稳中求进”,南京受益于产业升级,成都也受益于产业升级,南京房价可能上涨2%至4%,成都房价也可能上涨2%至4%;
三四线城市存在“以价换量”的情况,部分城市房价同比跌幅超过10%,不过在都市圈内,佛山、中山等城市依托产业优势正逐步实现修复。
避坑指南:
远离人口流出型城市,比如某三四线城市,由于存在库存压力,房价已经连续下跌了12个月 。
关注“好房子”趋势,绿色住宅成为新的刚需,智能住宅也成为新的刚需,北京某科技住宅项目月成交量增长了40% 49。
四、未来走势:政策加码,房价或迎长周期底部
中信证券作出预测,2025年4月至5月或许是政策的关键窗口期,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利率,放宽对改善需求的限制。预计下半年一线城市以及强二线城市的房价将完全停止下跌,部分城市的房价会温和回升。
风险提示:
房企资金链仍紧张,期房交付风险需警惕;
房产税试点扩大或抑制投机需求,持有多套房成本上升。
五、购房者行动指南
刚需族应“趁早上车”,一线城市政策宽松期较为短暂,核心区房源去化速度加快 。
改善族“以旧换新”:利用政府补贴、货币化安置政策升级住房;
投资者“聚焦价值”,他们会选择央国企开发的优质资产,这些资产配套成熟,比如商业地产,还有核心区住宅。
结语:楼市如今呈现出“冷热分明”的状态,有人因为观望而错失了良机,也有人借助政策的东风实现了安居梦。在2025年,读懂数据并且跟对趋势,或许就是财富分化的关键转折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证券、中指研究院、央视财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