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新房与二手房价格已截然不同,走势各异。新房成交均价上月达到57994元每平米,较前月上涨了1.56%。而二手房成交均价为54921元每平米,仍在持续下降,跌幅达到0.14%。
同一个城市,两种行情,这怎么选?
市中心那些区域,房价简直如同另一个世界的故事。黄浦区的新房售价,高达每平米15万元。虹口区紧随其后,价格逼近每平米14万元。静安区和徐汇区,同样跻身于每平米10万元以上的行列。而杨浦区的新房市场则颇具看点,上个月每平米11万元的价格已属不菲,但这个月的数据显示,价格有所下滑,降幅达到了0.6%。
远郊地带宛如另一个天地,其价格体系迥然不同。金山区的二手房,其平均价格达到了14189元每平米。崇明区的二手房价格更是高达14732元每平米。而奉贤区的二手房价格,甚至未能维持在两万元每平米之上。
价格上的差异在同一个区域内同样明显。以闵行区为例,其新房市场在短短一个月内,价格涨幅高达3.48%,单价已飙升至每平方米68551元。然而,对于闵行区的二手房市场来说,情况却截然不同,均价仅为每平方米50290元,且还出现了0.13%的下跌。在同一区域,新旧房屋的价格走势竟然呈现出相反的趋势,让人难以捉摸。
松江和嘉定的新房价格,也在涨。二手房市场就是躺平的状态。
这种现象并非仅限于郊区,市中心亦然。在徐汇区,二手房的价格已超过每平米10万元,却竟然还能实现0.14%的涨幅!而邻近的长宁和普陀区,二手房价格却呈现小幅下降的趋势。
青浦堪称一匹黑马。其二手房价格仅微增0.26%。尽管新房价格略有下降,但每平米47322元的价位,在郊区中算是相当坚挺的。或许长三角一体化的理念,给这个区域带来了一些新的活力?
数据所揭示的实质是什么?实际上,是众多个体通过消费行为在用金钱进行投票。那些购置新房的消费者,他们似乎更倾向于为产品的品质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支付更高的代价。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尽管全国范围内的房价普遍呈现下降趋势,但唯独在上海,新房价格在六月份却逆势上涨了0.4%,这一涨幅主要得益于那些高品质的住宅项目。
二手房市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势。在这些成交的房产中,价格低于三百万的占据了大约一半的比例。对于有购房需求的买家来说,他们手握资金,在二手房的广阔市场中寻觅合适的房源。而房东们则在不断地降低报价,试图试探市场的底线。尽管挂牌价格有所下降,但成交所需的时间却在逐渐延长。
上海的楼市,就这样了。
市中心及热门地区的新房价格昂贵。与此同时,资金有限的人们在二手房市场中努力挑选并讨价还价。经济条件较差的,或许只能关注远郊的二手房,寻找一个栖身之所。而具备一定资金实力的,则将目光聚焦于那些新开盘的住宅项目。
卡在中间不上不下的人,可能最难受。
现在寻觅新房,颇似拆盲盒。在闵行这样的地区,若是一月涨幅达3%,贸然入手,谁能知晓是否会成为“守株待兔”者?然而,即便专注于二手房市场,也未必能发现什么划算的机遇。
上海房地产市场的状况已无法用一个统一的“整体行情”来简单概括。不同区域间的行情差异显著。选对了地段,或许就能取得成功;而选错了,则只能自行承担后果。新房市场与二手房市场各自为政。想要购房的人们,面临各自的困境。这种房价的分化,正是这座城市的缩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