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毕业季的临近,租赁市场迎来了传统旺季。 那么,刚刚过去的7月份上海租赁市场表现如何呢? 与往年相比,今年上海住房租赁市场的一大特点是,大量保障房住房入市,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租金产生稳定作用。
在此背景下,展望未来,业内分析人士指出,预计8月份上海住房租赁市场将小幅下滑,租金总体保持稳定。
7月上海住房租赁市场持续火爆,租赁需求和交易规模双双增长。 图片/IC照片
毕业季需求拉动上海租赁市场
“据微兰德社区运营团队统计,5月以来新签约租户中有47%是应届毕业生。与去年相比,今年毕业季的需求更加强劲。” 微地集团首席执行官周俊强表示。
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 从机构数据看,成交量方面,我爱我家研究院统计显示,7月份,上海区域住房租赁市场成交量环比增长超过10%,同比小幅下降5个百分点。 由于去年4月至5月上海房屋租赁交易量有所下降,今年1月至7月累计交易量明显高于去年同期。 7月是租赁旺季,上海房屋租赁交易量创年内最高水平。
上海链家研究院数据显示,6月份以来,上海住房租赁市场愈发火爆,进入旺季。 7月份市场热度持续,租赁需求和交易规模不断增加,且增幅符合季节特征。
聚焦租金,我爱我家研究院统计显示,7月份上海区域住房租赁市场整个租赁交易中,每平方米平均租金较6月份小幅上涨,但低于去年同期。 今年以来,上海月平方米租金环比涨跌幅均保持在4%以内,租金波动较为平稳。
据上海中原地产统计,7月份上海住宅租金指数环比上涨1.5%。 毕业季给市场带来了一些活力,市场需求增加,价格延续小幅上涨趋势。 对此,上海中原地产分析指出,随着7月临近9月开学,从常规来看,陪读学生引发的租房需求有所增加,延续了毕业季的需求。 租金惯性持续上涨,但上涨幅度可能会有所放缓。
大量保障房房入市,对租金发挥稳定作用
与以往相比,今年上海租赁市场的一大特点是上海保障房供给端近期发力,住房保障政策覆盖面不断扩大。 大量保障房租金入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租金产生稳定作用。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我国较早的集中式大型出租社区——位于静安区沪太路的微国青年社区,已于今年7月底完成整体改造。 据悉,该社区共提供1,778个单位。 平均月租金仅2800元。
此外,上海住房存量最大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也是闵行区首个人才驻地。 微田旗下浦江中心微田青年社区共有3116套,主力户型为20-25平米的一居室户型。 在租金定价方面,微兰德掌控着同区域产品租金的85%,租金在2000元至2500元不等。
“由于新开的保租房源价格基本在周边地区整体租金水平的10%左右,因此短期内肯定会对周边市场的租金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过,由于目前数量有限,影响相对可控。” 协鑫汇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杰表示
刘杰分析指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上海租赁市场新开租赁房源超过4万套。 新开业项目主要集中在自如、宝嘉、成房等公司。 保障租金住房方面,上半年,上海新开租金保障住房约1.8万套,主要集中在中外环和五大城市。
刘杰进一步分析,未来,随着保障房在市场中占比逐步提升,且每年租金涨幅不超过5%,有望起到“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在租赁市场中的作用。 此外,从目前已开盘的保障房租房来看,基本都是中小型户型,30-100平方米的占比在80%左右。 它们是市场的主要供应区域,主要解决租赁房的刚性需求,满足纯改善和高端租赁的需求。 受影响较小。
URI城市租赁协会常务理事施文南也表示,2023年上海保障性住房将迎来供应大幅增长的一年,这部分住房供应有明确的限制,其租金较低与同地段同质量的市场租金相比。 租金按市场化租金优惠10%以内,每年涨幅不能高于同期市场化租金涨幅,且不能高于5%。 这一数据将向社会公开,引导市场化出租人合理定价,可以起到“稳定器”作用。
行业:8月上海租赁市场或将小幅下滑
关注8月租赁市场,我爱我家研究院认为,随着毕业租房季接近尾声,预计8月上海住房租赁市场或将小幅下滑,成交量较7月或有所下滑,环比下降幅度可能不会很大。 另外,租金方面,预计8月上海每平方米租金较7月有所下降,或低于去年同期,租金总体保持稳定。
那么,展望下半年的租赁市场,与上半年相比,租赁市场将呈现出哪些亮点和特点呢?
“国家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的出台,让住房租赁行业看到了未来,也满足了城市新市民和年轻人的住房需求。 社区式租赁住房让租户享受更多的生活设施。 比如交通、教育、商业、医疗等。”上海商业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品牌官易杰分析,展望下半年趋势,预计各大租赁公司会根据客户群体的喜好进行定制设计,让合住的人也会根据不同客户群体和年龄的需求定制房间,拉大产品线的差距。此外,在一线城市,预计可能会出现免押金入住,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年轻人的租房痛点。
施文南表示,展望下半年,仍将有较大数量的保障性住房入市,预计将对住房租赁市场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是随着保障性住房的不断进入,保障性住房进入市场,品牌塑造、制度建设和运营将成为市场发展的主旋律,实现保障性住房产品的高标准、高质量呈现; 其次,虽然新建保障房小区的集中入市带来了入住率或租金的阶段性下降,但下半年各企业仍将根据项目继续扩张。 应根据区位情况、市场竞争情况、自身情况等把握挂牌节奏,在有效稳定租金水平、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的基础上,确保新市民、年轻人人们有地方住,有宜居的地方。
新京报记者 张晓兰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