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地产抵押登记“非当面办理”已经开始。 今天下午,上海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建设银行上海分行举行房地产抵押登记“非当面办理”启动仪式。 上海自然资源登记局与上海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共同签署《房地产抵押登记战略合作协议》。
所谓“不见面”,是指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在整个抵押登记案件过程中不会与申请人会面。 这里所说的申请人不仅指银行、公积金中心等机构,还包括社会公众和企业。 我们要实现的目标是,让数据代替申请人进行抵押登记,让公民和企业在银行网点申请抵押贷款的同时,也可以进行房地产抵押登记。 公民和企业可以通过“一扇门”进入银行,“无需见面”即可登记抵押贷款。
“抵押登记不见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抵押双方当事人与登记机构“不见面”。 适用于经认证的抵押和抵押权的取消。 公民、企业在银行网点申请贷款时,直接申请抵押登记或银行直接申请抵押注销; 二是银行与登记机构“不见面”。 主要适用于个人住房贷款抵押登记。 买卖双方在登记中心申请过户登记时,买方同时提交抵押登记申请。 登记机构根据购房者的申请,匹配银行网上提交的抵押登记申请。 注册审核完成后,银行无需前往注册中心即可打印电子注册证书。
“抵押登记无需见面”提供“一站式”抵押登记服务。 市民和企业从原来的去三个部门变成现在只需去一处,大大降低了服务成本。 同时,加强与银行系统的数据互联,强化信息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窗口工作压力。
相关链接 -
“不面对面办理抵押登记”将带来哪些变化?
以往的房地产抵押登记,公民和企业往往需要多次往返银行和登记机构办理抵押贷款。 以下是三种模式的新旧流程对比:
(一)有证抵押(纯抵押登记)——抵押双方与登记机构“不见面”
(二)抵押权注销(包括公积金、银行组合贷款抵押权注销)——指抵押权人与登记机构“不见面”
优化前,办理抵押认证和抵押权注销需要多次往返银行和登记机构; 优化后,只需前往银行网点即可办理所有业务手续,方便快捷。
【案例分析】我们以商业+公积金贷款抵押权取消为例:小明买房时申请了商业+公积金混合贷款,并办理了抵押登记。 贷款还清后,他首先到银行办理商业贷款结算证明,并取得银行取消抵押的授权书; 然后到公积金中心办理公积金贷款结清证明; 最后到报名中心提交申请材料。 、办理抵押权注销。
现在,小明只需要去银行网点一次。 办理贷款结算手续时,银行整合公积金贷款材料,在线提交注销抵押申请。 注销申请信息将尽快推送至登记部门,由登记部门后台完成受理和审核。
(三)个人住房贷款抵押(转让、同步抵押)——银行与登记机构“不符”
优化前,申请个人住房贷款抵押时,完成过户后需再次到登记机构领取抵押登记证明,交回贷款经办银行; 优化后采用电子抵押登记证,登记机构直接向银行签发抵押登记证。 ,消除了用户往返的需要。
“抵押登记不见面”有什么好处?
1. 公民和企业
一是减少出行,减少银行与登记中心之间的往返次数,简化办理程序和环节;
二是缩短时间。 以前需要亲自递交材料,现在可以直接在线处理。 无需重复提交材料,无需在服务窗口排队等候,大大缩短了办理时间。
2. 银行
一是精简材料。 以往每项业务需要重复报送的材料,现在可以统一备案,减少了提供材料的种类;
二是降低成本。 材料和业务环节的减少,可以降低银行办理抵押登记业务的人力成本和耗材成本;
三是风险管控。 以电子仓单取代纸质仓单,有利于银行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有利于降低仓单欺诈、丢失、转让过程中的风险。
3、政府部门
一是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便民服务能力;
二是有利于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政府服务形象;
三是有利于加强政企合作,防范市场金融风险;
四是有利于优化业务模式,缓解窗口工作压力。
“抵押登记无需见面”的未来方向
一方面,不断扩大按揭业务范围,扩大“非面对面办理”的朋友圈。 本次推出的业务类型尚未完善。 下一步,力争覆盖各类贷款。 同时,在建行试点的基础上,更多银行将纳入合作范围,让政策便利惠及更多民众。 另一方面,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兼顾信息安全。 后续将推出“免见面抵押登记”2.0版本。 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将不断创新,全面启用电子印章,逐步实现登记数据电子化交接,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上办理抵押相关业务。 确保不动产登记安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