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编辑 |
九月份的开端,我国房地产市场迈入了“认房不认贷”的新阶段,长期沉寂的楼市顿时焕发出新的生机。
9月1日下午,北京与上海先后宣布全面实施首套房贷“认房不认贷”的新政。随后,厦门、武汉、西安、成都、苏州、杭州、长沙等众多热门的二线城市也陆续宣布,同一天开始实施这一新政策。
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已有超过20个重点省市实施了首套房“认房不认贷”的新政,而仅有少数城市还在坚持“认房又认贷”的旧规。
新政策出台后,市场热度显著增强,与之相关的从业者纷纷进入繁忙状态。房产中介人员正忙着带领客户看房、向购房者解读政策优势,而项目营销团队则在积极利用政策机遇期,大力推广项目并实施多样化的促销策略,与此同时,购房者们也正忙着咨询、实地考察以及考虑房产置换等事宜。
上海作为全国楼市风向标,市场热度也无意外回升了。
上海某项目营销总监向界面新闻透露,之前积压的需求现在纷纷释放,市场上的各类商品都在被抢购。新政实施后的首个周末(即9月2日至3日),市场明显回暖,有一个项目的尾房已售出四至五套,而另一热门项目接待的访客数量翻了一倍,成交额也迎来小高峰,两天内完成的业绩相当于整个八月份。
最为显著的是,微信朋友圈频繁被项目销售的喜讯所占据,终结了之前的沉寂。以厦门国贸地产的虹桥璟上为例,其宣传海报上显示“短短3日内,参观人数已超过1000名,两天内认购量达到300组”;同样,金茂在上海的景泰府(现更名为“普陀金茂府”)也传来好消息,称“周末销售额高达1.8亿元”。
中建玖海云天位于临港新片区,似乎也趁着这股热潮实现了热销,其宣传海报上明确标注“9月1日至3日销售额已超1.52亿元”。该项目的策划团队向界面新闻确认,新政策实施期间销售情况确实不错,目前项目尚有部分房源未售出。
面对新政实施后急剧上升的人流量,我们营销部门果断作出决策,决定全天候营业。据相关人员透露,新政实施的第一个晚上,中建玖海云天便成功售出9套房产,其中最后一套在凌晨两点钟完成交易。
与以往策略如出一辙,市场初期热度正成为检验各项目营销实力强弱的关键时刻。上海众多楼盘在此阶段纷纷宣布取消优惠措施,旨在为购房者营造出一种紧迫感。
金地新乐里以及金地峯汇纷纷推出了“优惠即将结束,倒计时”的宣传活动,而闵行区的保利联发光合臻园也同步发布了“优惠回收仅剩24小时”的海报。
界面新闻向相关人员求证,截至目前仍未得到回复。
开发商那边喜讯频传,而中介这边却热闹非凡,宛如过年一般,毫无节制。一位来自上海的房产中介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透露,新政策出台后,新房销售异常火爆,看房需求旺盛,销售员们每天都要忙到凌晨两点才能结束工作,即便是工作日也不例外。大多数业主都希望更换新房,因为这些新房不仅性价比高,而且价格上还有优势。
部分中介人员在置业者犹豫不定之际,便会迅速调整说辞,“房源所剩无几,开发商正考虑提价,还是尽早购买为妙,以免日后担忧。”

二手房市场亦不例外,新政策的成效显现得非常迅速。上海链家研究院的首席分析师杨雨蕾表示,自新政策实施的首个周末起,新增的挂牌数量相较于往日周末增长了65%,成交额也同比增加了70%,而带看量整体上升了30%,市场整体呈现出活跃态势。
许多先前持观望态度的消费者在政策正式实施后迅速加入了购买行列。她向界面新闻透露,然而,在正常工作日这样的比较并不充分,我们只能说销量在持续攀升。
界面新闻报道,一位与太平洋房屋关系密切的人士透露,新政策实施后,其在上海的各门店交易额实现了50%的增幅,而且已有房东开始提高租金报价。
太平洋房屋监控数据显示,在9月2日至3日的周末(周六、周日),新增租客的带成交数据与8月第四周的周末相比,新增租客数量上升了87%,新增客户数量增长了39%,看房人数增加了32%,成交额提升了44%。
太平洋房地产界人士指出,在“认房不认贷”政策实施前,业主普遍对市场前景持悲观态度,纷纷将房屋售价下调超过10%,甚至更多。然而,随着“认房不认贷”政策具体措施的公布,业主对市场前景的看法转为乐观,急于出售的业主面临议价空间缩小的困境,而不急于出售的业主则见证了房价的回升。
尽管整体数据呈现出积极趋势,然而在具体到各个门店层面,差异却十分显著。以上海青浦徐泾的一家中介门店为例,该门店店长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指出,目前咨询的客户数量明显上升,但实际成交的案例却寥寥无几,这主要是因为时间尚短。
新政策实施已经超过一周时间,然而,其旗下门店的销售额并未出现上升。据其观察,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要真正活跃起来,或许需要放宽购房限制。与此同时,另一家门店的相关人员指出,我国经济的基本状况并未发生改变,这些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尽管对于上海实施“认房不认贷”政策的市场反响,业界普遍认为:这种热度将会维持一段时日,然而其带来的影响仅是暂时的。
比如中介机构太平洋房屋认为,“短期我们认为在3-6个月。”
在上海,一位房地产企业的营销人员也作出了预测,他指出,“九月份和十月份的黄金销售期应该没有问题,不过房屋置换的过程需要一些时间,预计可能会在十一月份到十二月份迎来又一波销售高峰。”
从8月份成交数据来看,上海在这一轮新政刺激下应是后市可期。
上海链家研究院的监测资料显示,8月份上海市新建商品房总成交量达到4975套,这一数字已连续两个月低于5000套;环比来看,成交量上升了4%,但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达到了52%。同时,成交总额为393亿元,环比增长14%,但同比下降了45%。
二手房交易量已停止下跌并趋于稳定。在8月份,上海市总计完成了1.37万套二手房交易(这一数字已连续四个月低于1.5万套的临界点),较上个月增长了9%,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0%;同时,成交总额达到了454亿元,环比增长了10%,但同比下降了31%。
上海在新政实施前,及时推出了26个新房项目,涵盖了8444套房源,极大地丰富了市场的选择。在这些项目中,有10个项目的备案均价介于6至10万元每平方米之间,另有7个项目均价超过了10万元每平方米,其中以改善型房源为主。
众多原本在外地持有贷款记录、在上海并无房产的购房需求者,在新政策的利好影响下,竞相进入房地产市场。杨雨蕾分析指出,随着近期新政策的实施,市民参与新房申购的积极性预计将得到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