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视频
家庭中,长辈为晚辈购置婚房提供资金支持,配偶之间赠与不动产等情况十分普遍,在解除婚姻关系时,关于房产的处置常常引发纠纷。最高审判机关最新颁布的司法解释,于今年二月一日生效,对上述情形给出了明确指引。
父母为子女出资购房,子女离婚时房产如何分割?
婚姻法条明确,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收到的赠与物品,若没有明确约定只归个人所有,则应视为双方共有。在办理离婚手续时,双方可以协商处理这些共有财产,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将由审判机关依照财产的具体状况进行裁决。
1、一方父母全额出资:
法律解释明确指出,若赠与协议中明确指定只赠予本人子女,则需依照协议内容执行。倘若协议内容缺失或表述含糊不清,即便房产登记在子女名下,法院仍可裁定该房产归属于出资方的子女,此举旨在维护出资父母一方的权益。
但是,需要全面权衡伴侣一同居住及生育后代状况、离婚时责任归属等要素,进而判定是否须对另一方给予补偿,并明确补偿的详细金额。
2、双方父母对房屋均有出资或一方父母部分出资:
由于每起案件的资金投入渠道和各方资金占比存在差异,无法直接判定房产应归属于哪一方,必须针对具体案例进行分别审理。在处理父母出资购买房产的归属问题时,相关法律解释既强调保障个人资产权益,也强调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的和睦与稳定。
夫妻间给予房产行为,离婚时房产的归属问题?
法律解释在处理离婚时财产分配时,根据登记状态不同,分为两种情形,即尚未完成过户登记和已经完成过户登记。
1、尚未办理转移登记的
法律文件阐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商定房产归属,若离婚时对此产生分歧且未能达成一致,审判机构会依据家庭状况,裁定房产由一方独有,同时明确是否需获得房产者向另一方支付补偿金及其具体金额,即出让人无权单方面取消原先的商定。
2、已经办理转移登记的
法律文件阐明,当夫妻共同生活历程不长,且赠予方没有显著过失时,法庭可以裁定该不动产归属于赠予方,同时会参照家庭内部状况,商定是否由持有房产的一方给予另一方经济补偿,并明确补偿的详细金额。
法条链接
最高审判机关对于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有关婚姻与家庭的篇章所制定的详细说明(二)
第五条 在结婚之前或者婚姻关系继续期间,双方或许商议过把一方个人所有的房产过户登记到另一方名下,或者双方共同名下,但等到离婚诉讼时,房产的所有权登记还没有完成,双方对于房产的归属问题或者如何分割存在分歧,而且无法通过协商解决,那么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要求,依据给予的目的,全面权衡婚姻关系存续的时长,双方共同生活的状况以及是否共同生育了孩子的情况,离婚时有过错的一方,对家庭付出的多少,以及离婚时房产的市场价值等要素,判定房产归属于其中一方,同时决定是否由获得房产的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以及补偿的具体金额。
结婚前或者夫妻感情存续期间,一个人把全部房产过户登记到另一个人名下或者夫妻双方名下,在离婚案件审理时,双方对房产归属或分割存在分歧且未能达成一致,如果婚姻关系存续期限不长且赠与方没有严重过错,法官可以依据当事人诉讼要求,裁定该房产归赠与方所有,同时依据赠与初衷,全面权衡共同生活经历及生育共同后代情形、离婚责任承担、对家庭付出程度以及解除婚姻时房产市场行情等要素,明确是否由取得房产一方对另一方支付经济补偿金,并规定补偿金额的具体标准。
若一方能够提供相应凭据,证明另一方存在欺骗、强迫、重大损害其本人或其亲属正当权利、有赡养责任却未履行等情况,要求废除前述两种民事法律行为的,司法机构将依法予以认可。
第八条 婚姻期间,若夫妻购买房产由一方父母全部支付,若赠与协议清楚说明只赠与该子女,则按协议执行;若无协议或协议内容模糊,在离婚时分割共同财产,法院可裁定房产归出资人子女所有,同时会权衡夫妻共同生活经历、生育子女情况、离婚责任归属、家庭贡献程度及房产当前价值,据此判断获得房产方是否需补偿另一方,并明确补偿金额。
夫妻共同生活期间,如果房子是其中一方父母出钱买的,或者双方父母一起出钱买的,要是出资协议上写明了这笔钱只给某一方孩子,那就按协议来办;如果协议上没写清楚,或者写得模模糊糊的,法院在离婚分财产的时候,会看是谁出的钱,出多少,还会考虑夫妻俩一起生活的情况,有没有生过孩子,谁对家庭贡献大一点,还有房子离婚时的价格,根据这些情况,可能会判房子给某一方,得到房子的一方要给另一方一笔合理的钱。
来源丨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