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生及其配偶在上海辛勤奋斗了近十年,终于积攒了一笔不小的积蓄,计划购置一套房产,以寻求更加稳定的生活。然而,当他们前往房产交易中心办理过户手续时,却意外地得知,“夫妻双方各自的家庭名下均已有房产”,换句话说,他们各自都已“结过婚”,并且都“购置过房产”。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记者对此展开了深入调查。
图说:受案回执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首付150万元
房子竟无法交易
刘先生向记者透露,他和妻子黄女士均出身于云南。2010年,黄女士率先抵达上海,并在浦东新区的张江镇找到了一份企业的工作。2013年,刘先生大学学业完成后,同样在浦东新区的一家机械厂谋得了一份技术员的职位。到了2019年,他们正式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在这段岁月里,刘先生与妻子共同努力,节衣缩食,他们怀揣着一个共同的愿望——在上海购置一套房产,实现拥有自己温馨家园的梦想。
今年,宝宝降临人世,夫妻俩便将父母接至上海来照料孩子。考虑到家中既有长辈又有幼童,而且近几年他们也积攒了一些积蓄,于是决定在川沙购置一套房产。最终,刘先生及其妻子在川沙新镇华夏二路的链家门店,经过多次看房,最终在华夏东路上的银龙小区,挑选了一套面积为85平方米的两室一厅住宅。
刘先生手握购房合同、身份证、户口本以及孩子的出生证明等必备文件,于3月6日踏入浦东新区房地产交易中心张杨路受理处,准备完成房产过户的审核流程。此前,他已与中介及卖方签订了相关协议,并支付了115万元的首付款。房屋总价约为330万元,中介费用则约为6万元。此刻,他正准备着手办理房产过户的手续。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告知刘先生,5个工作日后,会电话告知结果。
3月10日,刘先生夫妇接到交易中心的来电,他们被消息震惊得无法自持。来电的工作人员解释说,这套房屋目前无法进行交易,原因在于:他们各自名下的家庭均已拥有房产。
图说:妻子黄女士“被结婚”,被伪造的“结婚证”
夫妻都被结婚
名下都“有房产”

各家的背景?竟然都拥有房产?这一消息如同投石入水,激起了层层波澜。3月11日,刘先生匆匆赶至房产交易中心,迫切地询问缘由。经过一番查询,工作人员告知,刘先生的爱人黄女士在其“家庭关系”名下,已有一套房产,该房产坐落于浦东新区唐镇齐爱路99弄小区,产权的登记日期是2020年11月。
我和爱人于2019年步入婚姻殿堂,她怎么可能又在2020年与他人再婚并购置房产呢?!刘先生立刻提出疑问,并强烈要求查阅相关房产资料的详细内容。然而,当他仔细查看后,他惊讶得目瞪口呆:他的妻子竟然与一位姓陆的男士拥有一张注明日期为2020年6月30日的“结婚证”!面对这一情况,黄女士显得十分委屈:“我根本就不认识这个人!”
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件接连发生,经房产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查询,发现刘先生名下同样拥有一套房产,坐落于潍坊西路1弄,该房产的产权登记日期为2020年7月。正当刘先生深究此事时,工作人员展示了一张他与一名姓俞的女子的结婚证复印件。“那么,我是不是也遭遇了‘被结婚’的怪事?”
信息可能被盗
公安机关已立案
刘先生和妻子遭遇的这等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件究竟为何会降临到他们身上?经过反复思考,刘先生意识到,他和妻子的个人信息可能遭到了盗用。有人伪造了结婚证,借此获得了购房资格,进而购买了房产。因此,他迅速报了警。事件发生后,刘先生曾前往潍坊西路,试图联系俞某,但对方否认了盗用刘先生信息的指控。
刘先生回想起,在过去的数年间,他和妻子为了在上海租住房屋,不得不多次将各自的身份资料透露给了众多房产中介。“回想起来,或许正是因为那次信息的泄露,才导致有人利用这些信息从事了不法行为。”
业内人士指出,在上海购房受到政策限制,这或许催生了不法中介的所谓“商机”。他们通过伪造结婚证明等非法手段,帮助那些未婚却渴望在上海购房的单身者非法获取购房资格。这种现象背后可能隐藏着一条“黑色产业链”。
刘先生表示,近期他和妻子承受着“双重压力”,导致他们几乎整夜无法入睡。首先,他们面临着“被结婚买房”的困境,房产无法顺利过户。其次,根据合同规定,他们必须在6月底前完成交易,否则将面临违约责任,并可能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他迫切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迅速查明真相,恢复他们的名誉,帮助他们早日摆脱当前的困境。目前,公安机关已经对此案展开了调查。
涉嫌触犯刑法
应加强信息联网
记者就此事向上海善法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秦裕斌进行了咨询。秦裕斌表示,姓名权和婚姻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是,有人利用他人姓名进行冒用并伪造婚姻,以此手段来绕过上海的购房政策限制。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最基本的人格权利,还严重损害了他人合法的购房资格,即购房额度,甚至让他人面临购房违约的潜在风险。此类行为已涉嫌违反《刑法》第二百八十条,涉及买卖国家机关公文、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等罪行;若明知结婚证系伪造或身份证系非法获取,却仍出于购房目的而使用,亦可能成为前述罪行的同谋。
秦裕斌提出,有必要强化不同部门间的信息互联互通,特别是民政局与房产交易中心在婚姻信息上的共享,如此一来,那些试图伪造婚姻关系的做法便无法在购房过程中蒙混过关。他也特别强调,市民朋友们需重视个人信息的保护。首先,要仔细筛选,选择信誉良好的中介和合作伙伴,并谨慎地提供相关信息;其次,绝不应随意将身份证借与他人,以防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从而被不法分子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