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上海楼市会怎样?聊聊被忽略的积分买房限售细则

2025-07-01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次数:167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id_2[id_522088072]8220802]

一件可能被遗忘的小事

或许最终不会引起特别巨大的改变,但是我认为不应该完全被忽略

这便是上海实施积分购房政策所附带的一项具体规定:涉及积分的房产需在购买后持有满五年方可出售。

[id_280107643]

由于房屋交付本身就需要耗时两年,整体持有时间大约在三年上下,这通常被视为合理期限,大多数人对此并不太关心。

但是我们转念一想,如果完全没有影响,那为什么要出台呢

政策颁布的时候是2021年,五年之后也是2026年

这个时间点会有什么用意,到点之后市场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近期,上海的土地交易市场异常火爆;与此同时,新房市场对二手房市场的冲击效应仍在持续显现。

今天这篇文章,试着来聊聊,2026年,上海楼市会怎么样

但是事先声明

此观点纯粹是源自个人直觉的推断,其灵感源自我与某位友人的闲谈,大家不妨将其视为日常闲聊的内容,随意浏览即可。

好了,我们来做一次沙盘推演,来感受下后面会发生什么

那就开始吧

01

在上海购置新房时,必须依赖积分来完成交易,这一规定与以往购房的方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id_1353945406]

上海将一手房限价这件事情,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执行

也就是说一手房在未来定价不会有明显波动的可能

正是因为限价,所以出现一二手倒挂的可能

购房时无法仅凭金钱和资质进行资源分配,必须采取评分机制,以确保独家房源能够更加公平地分布。

这是整个政策的颁布逻辑

但难免就会激发出一个需求,就是逐利式购买

而且实施情况也在告诉我们这种的存在性

近两年来,上海市场上接连不断涌现出众多高分值项目,这一现象同样反映出,为了购得高收益房产,人们愿意付出极大的努力和拼搏。

上海楼市这两年又多了一个新词:打新

当然今天这篇文章不是和大家抱怨的

这件事已经是事实,而且未来会很长一段时间持续下去

从理性的角度分析,相较于其他选项,这无疑是上海在整体平衡方面所能采纳的最优调控策略。

但是这边我想提一个设想

那些投资性质的购买者,在限售期限届满之际,是否会出现集中出售的情况?

02

回答这个问题要拆解两个角度

首先,打新的人会不会越来越多

第二,打新的人等房子到了五年之后是选择卖掉还是自己住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其实有一个趋势是一定的

一手房价格保持稳定,同时其供应量持续增长,由此可以断定,整个市场的积分将会出现下降趋势。

因为房票是慢慢消耗的

但是积分下滑会导致什么现象

那些积分水平不是特别高的人仍怀有尝试购买新房的希望,这样一来,二手房市场的挂牌数量无疑会相应增多。

分数体系本质上呈现金字塔状,一旦分数降低一分,参与人数便会以几何级数迅速增加。

因此,无需将一手房积分的下降视为房地产市场的降温,实际上,购买者的人数可能有所增加,只是大家的积分水平较为接近且呈现出一致性。

即便分数差异明显,只要存在这种显著的悬殊,新房对二手房市场的压制作用便始终如一。

所以在一段时间内,新房强二手房弱的趋势或许还会存在

03

新房市场强劲,而二手房市场相对疲软;一旦次新房面临到期抛售的情况,二手房市场也将受到一定的干扰。

所以第二个问题就很关键了:

会不会出现集中性的抛售?

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可能性

首先,这种投资性购买力的需求极有可能出现错位性购买

第一种叫区域性错位

比如人在浦东买到浦西的热盘,人在宝山买到闵行的热盘

自然,由于投资的原因,各处的位置差异频繁出现是常见现象,然而,当限售政策被取消之际,这批客户同样怀揣着他们真实的改善愿望。

届时,他们是否会选择将手中的次新房出售,进而转而挑选更加符合自身需求的改善型住房呢?

第二叫产品型错位

认准了一个盘,也入围了,但是顺序比较靠后

进入选房环节时,发现心仪的大户型面积已告罄,尽管如此,仍不愿错过这次良机,于是只能选择了一个较小的户型,或者干脆是不太适合自己的类型。

小上海新城房价_上海积分买房政策限售影响_2026年上海楼市预测

这些房子会不会在交房之后也选择抛掉

除了错位性购买的客群,市面上还存在着现金流紧张的客群

即便分数颇高,认为自己不购买实在不合算,于是这回几乎是倾尽所有家产进行了购买,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房贷压力同样不容小觑。

当房子已经拿到手后,此刻的他们会不会也选择把房子卖掉

04

若这些人于2026年及以后时段,将手中持有的次新房产陆续投入市场,这是否会影响到房地产市场?

其实干扰与否核心看比例

就是这几年投资性购买需求占整体上海楼市的比例

这是最难的,也是最玄学的

就是现在上海一手房楼市中类似投资性购买的比例到底是多少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但是可以明确的是,市中心的比例一定会超过五大新城的

在市中心那些楼盘项目中,那些90平方米的小三室户型,总价约1000万元的产品,最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从当前认购现场的情况观察,该面积区间的产品供应量尤为突出,然而,它同时也是弃号率最为显著的区间之一。

理论上来说也是最容易被客户放弃的面积段

而这一部分产品流入市场,不会对老破小产生影响

然而,那些最易引发影响的商品类别,实际上正是2005年左右市面上流行的90平方米户型。

首先这个面积段的产品直接pk的就是次新房

第二当时90平米清一色还是两房的产品

换言之,若紧凑型小三室户型在市场上大量涌现,那么大两室户型的市场受欢迎程度便会显著下降。

05

所以2026年,上海二手房市场会出现巨大的波动么

首先当然,不太会

此房源的供应规模、投资者占比以及未来可能释放的量均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影响范围相对较小。

对于市场的整体影响其实还好

毕竟上海楼市还是围绕着300-600万为主力的二手房成交

真正影响的也只是一小部分的客户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2005年前后的小户型产品

当前房地产市场状况如此,在经历严重分化之后,无论是受益的类别还是受影响的类别,都呈现出极为直接和具体的对应关系。

然而,正由于这种点对点的精准对接,能够准确匹配特定品类的目标客户,因此其带来的影响可能会非常显著。

就如同当前一手房对二手房所造成的影响一般,将来这些房产一旦投放市场,无疑将对目标客户群体产生精确而显著的影响。

次新房如果定价不是特别高,那么其他房子的价格一定会有影响

若您手中的房产目前状况如此,且未来存在换房的可能性,那么在这两年内将其出售,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现在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你还是有定价权的一方

但是如果有,那么就未知了

06

为什么会有这个担心

主要还是在一手房楼市里看到特别分裂的现象

就是在高分项目出现高弃号的现象

之所以评分高却选择放弃,其根本原因在于,尽管认同项目的价值,却对那些不够实用的户型产品不感兴趣。

这种现象的持续叠加不会对一手房产生影响

但是对二手房的干扰,会一直存在

07

怎么解决

自然不必急于解决,因为缺乏确切的数字,我无法全面了解问题的具体情况。

如果一定要提一些解决方案,大概两个角度可以去尝试

或者降低土地的供应量

只要供应量稀缺,什么产品都不会存在问题

为确保土地供应的稳定,或者说维持与2022年相似的供应水平,我建议在土地出让环节对户型结构的配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海始终实施着针对小户型的保障措施,90平方米的户型长期占据着新房市场的主导地位。

该政策本身并无不妥,然而一旦与一手房限价政策结合实施,便可能引发一些问题。

在坚持一手房价格限制的原则基础上,我提出建议,或许可以适当放宽对小户型面积比例的限制。

让市场决定客户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08

以上问题只是我个人的杞人忧天,可能什么都不存在

若真有此机缘,愿这篇文章能发挥其警示之效,待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得以重返此篇阅读。

一切的一切,我们2026年见

(也没多久了其实)

打赏
凡注明"来源:来安房产网"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佚名】
0相关评论

新闻排行

热点楼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