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地产市场近期再度掀起热潮,然而,这一次的火爆并非源于价格的上涨,相反,是由于那些备受瞩目的网红楼盘突然宣布降价。
2025年7月12日,新一批新房过会名单正式揭晓,那个曾一度备受瞩目的热门楼盘,此次公布的定价较首期直接下调了6700元。
开发商主动降低价格,这一行为揭示了市场上供应过剩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在扩大购房者购买热门楼盘时面临的风险。
房价波动很正常,但跟风炒作就是自找麻烦,配套才是硬道理。
降价不是新鲜事,但这次玩出了新花样。
以前房企被动割肉,现在主动示弱,用苦情戏吸引买家。
上海市场早已出现明显分化现象,例如在郊区,以临港天健萃园为例,其二手房的价格甚至比最初的开盘价还要低2200元,这情形与股票市场中的“破发”现象颇为相似;与此同时,像徐汇、黄浦这样的市中心区域,房价却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势头。
深入分析数据,我们发现金山崇明地区的跌幅最为显著,超过了20%,而内环区域的跌幅则相对较小,不足10%。
更有讽刺意味的是,去年那被黄牛炒作至天价的云锦东方,交付之后,其二手价格竟暴跌至一半,以至于买家即使以原价出售,也难以找到买家。
贝壳的成交量锐减至一半,而挂牌数量却突破了十七万套,市场明显降温,那些原本红火的项目纷纷暴露出问题。
中介夸大其词,宣称“倒挂盘”能让人以高价购入,然而,那些配套设施未能及时到位的远郊楼盘却纷纷陷入了崩盘的困境。

买房别被热度蒙蔽双眼,地段和配套才是真护城河。
房地产企业正在调整其发展步伐,通过降低房价来刺激销售,以此重新制定销售策略;然而,潜在的供货压力已经达到了近十几年的最高点,预计在未来一年内,新开盘的项目可能会大量涌现。
理性点,别做接盘侠。
市场彻底冷静了。
那些高价追热盘的肠子都悔青了,虚火一灭全是坑。
奉贤和嘉定这些昔日的冷门区域,随着地铁商业的实质性发展,房价却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
唉,买房信黄牛?
活该踩雷。
配套跟不上,再红的盘也撑不住。
冷静选配套,别瞎追风。
省得后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