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中路附近房产价值降低三十万元,社保作为购房限制措施,究竟阻断了哪些人的购房愿望?
近来房产中介纷纷在社交平台发布武康大楼邻近区域房价信息,举例去年四十平米单间售出价格达三百一十万,今年相同面积房源挂牌价直接降至二百八十万,此类情况并非孤例。
链家工作人员私下讲,这半年来附近小区看房量增加了三分之一,不过真正准备买的是要换房的人
当今年轻人购置首套房产时,常常因社保缴费时间不够而受限,或者收入水平难以负担房屋贷款的利息。
外地投资者正密切关注着这个市场机会,只要解除购房限制,成交价格很快就会回升到三百万。
说实话现在购房好比两脚跷跷板,这边坐着本地刚需族,那边聚集着外地投机资金。
最近在房拍网站上看到,徐汇滨江有个两居室的房源,起拍价比评估价低了四成五,可是它已经连续三次拍卖都失败了。
倘若彻底取消购房限制,恐怕会引发全款买主与贷款买家的激烈竞争。

看到一位房产领域的博主分析得很有道理,上海房地产市场并非缺乏购买需求,而是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受到相关政策的影响,资金被分散安排在不同的账户之中。
我们这些缴纳社保满五年的,账户里积攒的首付款几乎全被银行利息给抵消了。
据了解,临港那边人才方面的措施有所放宽,紧接着三个月内房价就大幅上涨了百分之十五,这种政策走向要是真的转变起来,其影响程度恐怕会超越房价的波动。
现在买房跟开盲盒似的,去年咬牙上车的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但确实如此,倘若来年房价再下跌十分之一,那些持有购房资格的首次置业者恐怕会急于入市。
听说旁边华山路的老破小都在装电梯,这种地段跌也跌不到哪去。
解除购房限制这一举措令人不安,近期杭州部分区域取消购房限额后,当晚售楼部的电话便响个不停。
上海一旦取消管控,淮海路那些面积仅五十平方米的老房子,极有可能成为国内富裕人群争相购置的珍品。
如今年轻人大都变得聪明了,他们不愿意成为房贷的奴隶,反而选择在梧桐区租房,过着无忧无虑的上班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