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介每隔几天就联系胡磊,要求他把房产标价减少五十万元,否则房子几乎无人问津。胡磊是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某小区的居民,他透露,去年年底就计划出售自己手中面积较大的两居室,然后在市区购置一套地段和学区条件更优越的房产。
那会儿来看房的人相当稀少,今年五月,我将公示的房价从六百二十万调整到五百九十万,不过咨询的人依旧寥寥无几。二手房市场状况不佳,这点是明摆着的,却没料到会低迷成这个样子。
实际上,由于价格管控、资格抽签、购房资格限制、贷款额度控制等多项措施并行,上海房产市场的热度减弱已从二手房领域扩散到新房领域。
最近,《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到上海一些楼盘去考察过,发现新楼盘的销售速度大大减慢了,有些楼盘的售价也明显下降了,买房子的人的态度有了不同,开始从急着买变成仔细选了。
“现在买房能挑了”
今年开头,胡磊同时在进行房产出售和新楼盘考察活动。三月期间,他相中闵行区中环边的一个楼盘,该楼盘紧邻中环线,由知名开发商打造,并且均价维持在七万元每平米以下,比周边二手房价格大约低一万元,显得相当划算。胡磊向人透露,由于当时手头的房产尚未脱手,他只能暂时观望市场行情。
胡磊是单身人士,在上海受限于购房政策,仅能购置一处房产。这表示,他若不处理掉现在居住的这套房子,便无资格在市中心区域再行购置新的住宅。
半年内考察了七处楼盘,显著察觉到新建商品房市场日渐低迷。春季时分日光房源颇丰,购房过程基本需要抢购,然而近期再度探访时,日光房源已极为罕见,并且销售代表的服务态度明显改善,他们能够推荐其他楼盘作为替代,倘若当前项目不满足要求。
实际情况是,新楼盘的销售进度确实在减缓,9月19日,有人冒充购房者的身份去了宝山区罗泾镇的一个楼盘,根据公开资料,这个楼盘离人民广场大约有37公里的路程,开车大概要一个小时,到最近的地铁7号线的终点站美兰湖站大约有10公里的距离
记者抵达营销中心时发现,除了记者,现场仅有两户客户在看房,众多置业顾问在闲谈,一名置业顾问主动上前服务,在按惯例说明项目信息后,这位置业顾问透露,当前主推的是约九十平米的户型,包含三间卧室,单价大约是每平米三万六,并且是全装修交付的。
记者问及有无优惠,那名销售代表回应称,若当日购买可享九六折,一周内支付首付款还能加给九八折。按此计算,原本每平米三万六千元的售价,经过折扣后能减至每平米三万四千元。
虽然经过各种优惠活动后价格显得比较低廉,不过根据第三方平台的统计资料,这个价格仍然比邻近好几个楼盘的二手房售价每平方米高出将近五千元。
该项目本意借助优惠来提升销售效率,然而,现阶段成效并不显著。根据“网上房地产”平台信息,自今年三月末启动销售之后,总共三百五十套房产,仅有十六套完成了网签手续。
楼市入秋 凉意渐浓
摇号制度推行超过一年期间,由于控制购买数量、贷款条件、房产价格,并严格审查公司购房资格,上海房地产市场逐渐冷静,并且这种趋势已经影响到市中心一些价格较高的房产。
根据记者的统计,七月份以来,上海有七十处新楼盘开始售卖,总共提供了二万二千零四十一套房产,吸引了两万零八百四十五组人进行认筹,整体抽签成功率是百分之一点零六。
7月份的新房销售情况是这样的:有24个楼盘开始认筹,总共推出了8288套房子,吸引了8626组人参与认筹,整体中签率是百分之九十七。在外环以外的区域,卖出了7551套房子,有7169组人认筹,中签率达到了百分之105;在内外环之间的区域,只卖出了156套房子,但有369组人认筹,中签率是百分之49;在内环里面的区域,卖出了581套房子,但只有1138组人认筹,中签率是百分之51。
今年八月有三十八个新楼盘开始认购,总共推出了房屋一万零三百八十七套,参与认筹的团体达到一万零一百九十二个,整体抽签成功率是百分之一点零二。在这之中,位于外环以外的楼盘提供了七千零八十三套房产,收到四千一百七十二个认筹申请,抽签成功率是一点七;处于内外环之间的楼盘有三千零五十三套房产,收到五千六百八十七个认筹申请,抽签成功率是百分之零点五四;而位于内环以内的楼盘只有二百五十一套房产,收到三百三十三个认筹申请,抽签成功率是百分之零点七五。
九月份前半段售卖的八个新建楼盘,合计发售了三千三百六十六套房产,参与认筹的团体达到了两千零二十七组,整体抽签成功率是百分之十六点六。在这之中,位于外环以外的楼盘提供了两千九百零七套房源,有壹仟柒佰壹拾玖组团体参与认筹,抽签成功率是百分之十七;处于内外环之间的楼盘则发售了肆佰伍拾玖套房产,参与认筹的团体有叁佰零捌组,抽签成功率是百分之十五。
明显,综合中签率逐月上升,区域中签率也是如此,整体表现出稳步提升的趋势。这表明购房门槛逐步降低,购房形势由过去的“争相购买”转变为如今的“从容选择”。
当前,秋季来临之际,上海房地产市场显现降温趋势,整体氛围趋于冷淡。根据易居研究院研究主管严跃进对《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的观点阐释,上海房产市场当前普遍体现出由卖方主导转变为买方主导的态势,部分在地理位置、项目规划及品牌影响力方面存在不足的房产,其售价层面确实出现了下调现象。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