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上海:经济中心地位会迎来百年巨变吗?个税差距引人关注

2024-10-15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次数:96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北京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两个城市。

外界一直认为,北京相对上海的经济规模正在慢慢萎缩。

上海房产代理公司排名_上海房产公司_上海有名的房产公司

2002年,北京的GDP仅为上海的58%,差距巨大。然而二十年后,北京已经赶上了上海的93%,几乎可以说是不分上下。

以至于有人大胆推测,再过十年,北京将超越上海。国家经济中心地位真的会发生百年巨变吗?

2016年,北京个人所得税占上海的96%,仅相差53亿元。

上海房产公司_上海有名的房产公司_上海房产代理公司排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之间的差距正在显着拉大。 2021年,北京对上海的个人所得税比重将降低至87%。到今年前三季度,北京个人税收收入已比上海少381亿元,且占比持续大幅下降至80%。

要知道,个人税目前是各城市仅次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第三大税种。它是直接反映居民收入状况的有力指标。

过去几年发生了什么变化?

01

众所周知,个人所得税是共享税,其中60%上缴中央,40%留存地方。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人口占全国1.7%,贡献了全国16.4%的个人所得税。可以说是“个人所得税第一城”。

随着全国个人所得税同比下降0.4%,上海再次展现了“经济老大哥”的实力。

个人所得税的构成包括12个部分。他们是:

1、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收入; 3、劳务报酬所得; 4、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6、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7、财产租赁收入; 8、财产转让收入; 9. 附带收入; 10、综合收益; 11、滞纳金罚款收入; 12.其他收入。

通过查阅2018年至2022年《中国税收统计年鉴》,笔者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变化。

2017-2021年(从上到下,单位:万元)

与全国大多数城市一样,北京、上海70%以上的个人纳税来自工资薪金收入。但如果你认为北京和上海个人所得税差距扩大主要是因为工资问题,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两地该项目的差异占个人所得税差异总额的比例较小。

关键变量实际上是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收入和财产转让收入。

02

我们先看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收入。

上海房产公司_上海有名的房产公司_上海房产代理公司排名

2017年至2021年,北京个税规模中,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收入增速仅为61%,而上海高达167%。

由此,北京生产经营收入对地方个人所得税的贡献保持在2%,而上海则从4%提高到9%。

这个差距是怎么产生的呢?

从从业人员数据看,2017年北京个体工商户仍有54万户,2022年11月下降至42万户,下降22.2%。同期,上海家庭户数从36万户增加到50万户,增长38.9%,历史性超过北京。这一减一增,肯定会对两地个人所得税的发展产生相反的影响。

因此,想要了解金钱的变化,可能首先要了解人的变化。为什么北京这个人口超过2000万的特大城市在减少,而上海却在增加?

首先是城市规划。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在上海你可以城市步行,但在北京你只能城市骑行。一个词之间的差异会产生很大的差异。

最重要的区别是城市空间规划有很大不同。一是“街窄网密”,二是“路宽网疏”。

如今,北京是世界上平均道路宽度最宽的城市,达到14.64米。然而,城市道路网的密度低于大多数国际城市。

这种规划将城市划分为多个封闭区域,居民更倾向于使用交通工具出行。笔直宽阔的马路上车流量看似巨大,但人们往往把心思和精力都花在开车上,这并没有给马路两旁的小商店带来多少消费力。

但上海不同。近代上海开埠后的道路设计风格得以保留。你看,武康路、安福路、巨鹿路等热门道路基本都是路窄、路口多,方便行人穿街过巷。道路两旁星罗棋布着各具特色的商店,时常吸引人们前来购物。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规划,为上海个体工商户数量超越北京奠定了基础。

其次,近年来,北京不断改善城市街道秩序。那些由小巷组成的老街区,曾经聚集了许多小型零售和餐饮业。经过大力整治“墙上的洞”,街道虽然变得更加规范,但也失去了一些烟火气。

由此,在城市规划和政策空间的双重影响下,北京和上海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收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差额从2017年的48亿元扩大到2021年的162亿元。五年内,增长了三倍。两地个人所得税差异比例也从40%扩大到55%,是所有项目中占比最大的。 2018年和2020年,这一数值甚至飙升至70%和79%,成为影响个人税收差距的关键因素。

03

我们来看看财产转让的收益。

上海房产公司_上海房产代理公司排名_上海有名的房产公司

2017年个税中,北京的财产转让收入为128亿元,2021年下降至104亿元。上海则从127亿元飙升至194亿元,几乎是北京的两倍。两地差异占个人所得税差异的比重,从-1%攀升至31%。

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合伙企业财产份额、房地产、机器设备、车辆船舶等财产取得的所得。

这是否意味着上海的房产交易比北京活跃得多?

我们先从房产交易数据中寻找答案。

上海房产代理公司排名_上海有名的房产公司_上海房产公司

2016年和2017年,上海和北京的二手房交易量差异并不大。但从2018年开始,上海二手房交易量开始反超北京。

2018年至2022年,上海二手房交易量将分别比北京高21%、55%、78%、46%、26%。

其中,2020年最为疯狂。上海二手房成交量是北京的两倍多,比后者多出近14万套。

由于交易更加激烈,上海房东通过房产转让对个人税收收入的贡献自然会增加。

但话又说回来,在过去两三年的房地产低迷时期,为什么上海的房地产市场比北京更有韧性,尽管它也是一个人口超过2000万、GDP几乎相当于北京的特大城市。相同?为什么交易量比北京居民多这么多?

之所以会渗透到幕后,是因为相比帝都,魔都拥有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经济地位的加持。经济低迷时期,资本对上海房地产更有信心。

个人税差距扩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上海工商界迎来了“接班”潮。

国家资本一直是上海最大的财富,创造了黄浦江沿岸的经济传奇。一批批的产业精英在这里白手起家,徒手打造了自己的商业帝国。

当年风华正茂的商人,如今已逐渐步入六七十岁。他们庞大的商业帝国自然要交给年轻而有实力的下一代。

笔者通过梳理公开信息发现,自2015年以来,上海民营企业100强名单中已有7家企业进行了第二代传承,更不用说其他很多中小企业了。没有进入公众视野。

2015年,上海龙宇燃料油将接力棒传给了儿子刘策。 2017年,万向集团创始人鲁冠球去世,其子接任。同年,水星家纺董事长意外去世,弟弟接任。春天国际旅行社也在今年完成了第二代接班。 2018年,宝龙地产进行第二代传承。

在此浪潮下,上海第二代90后企业开始涌现。比如,万丰金源控股集团90后总裁吴金华、申科股份董事长何建南、上海顺豪等都出身于A股公司。唯一1995年以后出生的董事长等等。

人才辈出,上上海魅力谱写新篇章。由于股权、财产转让频繁,其缴纳的个人税自然会更多。

那么,为什么这波代际更迭的浪潮没有席卷京城呢?

这与两地的经济结构有很大关系。

上海房产代理公司排名_上海有名的房产公司_上海房产公司

首先,从上海和北京的产业GDP构成来看,北京对金融业、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的依赖程度较高,占比分别为19%和16%。上海以工业为主,占比25%,其次是金融业,占比18%,批发零售业占比13%。

全国上市公司500强榜单上,共有43家企业来自信息技术行业,其中北京有22家,上海仅有5家企业上榜。北京已成为中国第一互联网城市。

从京东、美团、百度、小米、微博、金山、汽车之家等大型企业,到产业供应链上数以万计的配套中小企业,北京民营企业中的新兴产业正变得越来越多。并且更强大。变得越来越强大。可见,北京信息产业对经济的贡献较大。

与制造业、房地产等传统产业不同,新兴产业的创始人大多较为年轻。他们还没有变老,需要退居二线。

因此,与拥有老钱的上海相比,有新钱支持的北京,谈论企业二代的“接班潮”还为时过早。

其次,在规模以上经济单位中,上海57%的人在私营企业工作,36%的人在外资企业工作,2%的人在国有单位工作。相比之下,北京法人单位用工队伍中,国有单位的比例高达16%。

这从侧面印证了北京央企规模庞大、公有制经济发达。对于带有“国”字头的企业,领导者由政府任命,是国有资产的代理人,而不是企业的创始人。因此,在退休和继承的过程中,不会像上海那样发生财产转移。

一方面,二手房交易规模较大,另一方面,企业二代纷纷接手。在一次又一次的财产转让中,上海人缴纳的个人税远远超过北京。

04

上海和北京一直是全国个人税收贡献最大的两个城市。

2022年,上海个人税收收入2410亿元、北京1961.5亿元,远超深圳1285.4亿元、杭州590.5亿元、广州514亿元。

应该说,这个排名并不令人意外。但下面的数据却让人大吃一惊:

2022年,上海GDP为4.46万亿元,广东为12.91万亿元。上海的经济规模仅为广东的三分之一。但就个人税收贡献而言,上海几乎与广东一样,位居全国第二,占广东全省的96.4%。

仅上海的个税贡献就大于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五个广东城市的总和。这意味着什么?

高额个人税收贡献的背后,是扎根上海的先进产业布局,自上而下紧紧抓住产业链顶端的红利;这里高端人才聚集,形成了超大规模的中高收入阶层。

长江流向大海,生生不息地造就了上海广阔的腹地。这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也是财富创造效应最大的城市之一。

打赏
凡注明"来源:来安房产网"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佚名】
0相关评论

新闻排行

热点楼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