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李强的主持下召开,会议中听取了关于创新房地产发展模式以及促进优质住房建设的相关情况报告。
会议强调,建立房地产发展的新路径,对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我们必须具有远见,秉持稳中求进、先建立后破的原则,逐步构建相关的基础性制度体系。同时,要切实有效地推进“好房子”的建设工作,将其纳入城市更新计划中,加强统筹协调,并在规划、土地、财政、金融等多个领域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id_525621966][id_1341322308]
202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拐点。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刻调整之后,该行业既面临着诸多挑战,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近期,中央政府接连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如同振奋人心的号角,全面拉开了2025年下半年拯救楼市的序幕。这些政策措施不仅对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与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民众生活福祉的保障紧密相连。对政策趋势的深入分析及其内在机理的探究,对于洞察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准确把握整个社会经济进程的节奏,均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性。
楼市现状:困境与挑战并存
近期,由于多种因素的交织作用,我国房地产市场正遭遇着一系列严重挑战。观察市场数据,可以发现某些城市的房价出现了起伏不定的情况,交易量也有所下降。同时,房地产企业正承受着资金短缺和库存过剩的双重压力。
在市场需求层面,受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居民对收入增长预期调整以及房价持续高位运行等多重因素影响,消费者的购房意愿受到了限制。众多潜在买家选择持币待购,静观市场动向。此外,随着融资渠道的紧缩,企业面临资金链的紧张,导致部分项目不得不暂停或延期建设,这不仅对企业自身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也对购房者的权益及市场信心带来了冲击。
房地产市场在区域间的差异日益显著。在一线城市以及一些热门的二线城市,得益于经济活力的旺盛和人口的强大吸引力,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相对保持稳定,然而,它们也需应对房价调控和住房供应结构的优化等挑战。相比之下,三四线城市以及一些资源依赖型城市,正承受着更为沉重的库存消化压力,房价下跌的风险相对较高。
房地产市场所面临的问题,不仅关乎行业本身的长期发展,而且对宏观经济的稳定、金融的安全以及民众的生活产生了重大而长远的影响。鉴于此,确保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业已成为当前经济领域内亟待解决的关键任务。
中央发声:政策密集出台彰显决心
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情况,自2025年起,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各级政府,陆续推出了一系列调控措施,这些政策出台的速度如同连珠炮,其影响力度、覆盖范围以及针对性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到目前为止,这些调控政策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往,如此高频率的政策调整,充分体现了政府稳固房地产市场的坚定意志。
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突出了“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总体要求之一。同时,报告提出了“以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这一表述相较于以往更加详尽,充分体现了稳定房地产市场在当前经济布局中的核心作用。从政策导向的角度来看,“稳定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明确提出,表明在2025年重点领域的风险防范工作中,房地产市场的风险防范被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
在货币政策的领域,中国人民银行展现出主动的态度,投放了丰富的资金。该行行长潘功胜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行动向市场提供了大约1万亿人民币的长期资金支持。降准措施实施后,商业银行可用来贷款的资金量有所增加,这既为房地产公司提供了更广阔的融资途径,减轻了它们部分资金压力,推动了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同时,购房者的贷款审批过程可能会变得更加便捷,贷款金额和利率也有望得到改善。与此同时,政策利率下降了0.1个百分点,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则下调了0.25个百分点。在5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亦进行了调整,其中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减少了10个基点,降至3.0%和3.5%。这一举措有效缓解了购房者的还款负担,同时也激发了更多有意向购房的人群踊跃进入市场。[id_402781529]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明确指出,将不断改进房地产调控措施,全力扶持刚性及改善型住房需求。各地纷纷作出反应,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并执行相应的房地产扶持政策。某些城市为了吸引人才,实施了购房补贴、落户优惠等政策措施,以激励人才购买房产并在此定居;而另一些城市则对老旧小区的改造和城市更新项目给予了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上的扶持,旨在优化城市居住条件,增强房地产市场的吸引力。以杭州、成都等城市为例,它们通过“城中村改造货币化”的方式释放了住房需求,进而推动了房价的环比上升。
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会议主题围绕稳定就业和经济发展,以促进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会议特别强调,必须不断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同时确保相关政策措施能够迅速有效地惠及企业和民众,提升政策的实施效率,并保证取得预期成效。6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强调,必须以更强烈的措施来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升。会议要求对全国范围内的已供土地和在建项目进行全面调查,以进一步改进现有政策。同时,要增强政策执行的全面性和实效性,从稳定市场预期、激发市场需求、优化供给结构、化解潜在风险四个核心方面,全方位推动房地产市场重回平稳发展的正轨。
救市风暴:多维度政策组合拳出击
需求端:减轻购房负担,释放潜在需求
在需求侧,政策不断放宽,为购房者的经济压力减轻、进入门槛降低提供了支持。首套房贷利率的下限已被取消,众多地区首付比例大幅下调,例如西安等城市将商业贷款的首付比例统一降至15%,不再对首套房和二套房进行区分。以一套价值200万元的房产为例,首付金额从过去的60万元减少到30万元,购房的门槛明显降低。
同时,市场普遍预测,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将会有进一步的下降趋势。若下降幅度达到15至20个基点,以100万元贷款、30年期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为例,每月的还款金额将相应减少,累积下来,30年期间节省的利息总额相当可观。
除此之外,还有契税税率降低、个税免征额度提高、土地增值税预征率减少等“四个减免”措施,以及超过50个城市的购房补贴政策(包括现金直接补贴、契税退还、人才购房券等),这些举措共同降低了购房者的交易费用。这些政策的推行显著增强了民众的购房欲望,促使众多潜在买家涌入市场,从而有效激发了刚性需求和改善型住房需求的巨大潜力。
供给端:助力企业纾困,优化住房供应
在供应方面,政府主动出击,帮助企业减轻资金负担。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白名单”专项贷款规模扩大至8.5万亿元,显著降低了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成本,并推动现有房贷利率下降至3.09%。同时,“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工作正在加快步伐,涉及的试点项目包括保障性住房以及商业地产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的持有型物业年化收益率已经提高到了5%至7%的水平,比传统的理财收益高出2至3个百分点,这为房地产企业带来了新的融资途径和发展的方向。
为了减轻资金紧张状况和偿还大额债务,开发商在下半年显著增强了折扣和促销活动的力度,以此进一步激发市场交易活力。
同时,“好房子”的建设已成为供应侧的关键推动力。政策对“好房子”的开发标准进行了明确界定,着重扶持节能率超过65%的绿色建筑、覆盖率达到80%的智能家居以及配备100%无障碍设施的适老化改造项目。202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住宅项目规范》对住宅品质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涵盖了空间设计、居住环境的宁静度、智能化应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进行的“租购同权”试点,将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与租房资格相联系,这一举措也极大地促进了高品质住宅需求的迅猛增长。
政府全方位地在规划、土地、财政、金融等领域提供政策扶持,旨在促使房地产企业提高住宅质量,以迎合消费者不断提升的居住期望。同时,政府还对住宅土地的供应进行优化调整,科学调控土地供应的速度和数量,力图达到市场供需之间的动态均衡。
市场影响:止跌回稳迹象初显
政策的连续利好效应正逐步在市场领域显现出正面效果,房地产市场已经显现出明显的停止下跌并趋于稳定的趋势。
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新房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了2.5%。与此同时,二手房市场已停止下跌并趋于稳定,核心区域的现房销售周期已缩短至8个月,而优质学区房的溢价率也回升至15%。这些城市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丰富的产业资源和持续的人口流入,在政策扶持下,市场需求得到了有效释放,房价逐步趋于稳定并开始回升。
杭州、成都、武汉等部分热门二线城市,二手房交易量接连刷新历史最高纪录。以杭州为例,借助“城中村改造货币化”等政策,成功激发了住房需求,进而推动了房价的环比上升。这些城市积极响应中央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推出了一系列刺激措施,使得市场活力显著增强。
然而,我们还需认识到,房地产市场在区域间仍存在差异。三四线城市因经济发展相对较慢、人口外迁等原因,库存消化压力依然显著,房价亦承受着一定的下降压力。然而,随着政策的不断深化和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落实,这些城市正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通过产业优化升级、吸引人才等措施,逐步增强房地产市场的承载能力。
未来展望:平稳健康发展可期
对2025年下半年以及更长远的未来进行展望,得益于中央连续出台的系列政策扶持,我国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迈向平稳且健康的持续发展态势。
从政策角度出发,政府将持续秉持“居住为主,严禁投机炒房”的原则,对房地产调控措施进行持续改进,力求保持政策的连贯性与恒定性。在稳定市场预期方面,政府计划强化市场信息的公开性与解读工作,旨在引导市场主体建立合理的预期;在激发市场需求方面,政府将增强对刚性及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扶持,同时优化信贷及税收政策;在改善住房供应方面,政府将持续推动“好房子”的建设,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并提升保障性住房的供应量;在风险防范方面,政府将加强对于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援助与监管,以预防并化解房地产领域的风险。
观察市场态势,政策成效日益凸显,市场信心逐步回升,购房者的犹豫态度亦将逐渐减轻,房地产市场交易活动将愈发频繁。同时,在政策扶持下,房地产企业将逐步减轻资金压力,对项目开发与运营进行优化,并致力于提高产品品质与服务质量。
房地产市场的稳健发展,对宏观经济的稳定、金融的安全以及民众的生活福祉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它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坚实的后盾,推动相关产业的协同进步;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金融风险,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还能更好地满足民众的住房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025年下半年,中央的表态掀起了一场楼市“救市风暴”,为房地产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得益于政策的持续支持,市场有望摆脱困境,踏上平稳健康发展的新道路。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各方需齐心协力,紧密跟踪市场动态,适时调整相关政策措施,确保房地产市场能够实现长期稳定与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