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自2020年起,我国商品房的平均价格已超过每平方米一万元。尽管2021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这一现象只是暂时的,不久之后价格便再次超过了万元大关。回顾1998年首次房改之后,商品房的平均价格仅为每平方米2000元,如今已上涨了五倍。即便如此,这仅仅是平均数,而在一些大城市或优质地段,房价甚至翻了十倍以上。
众多人选择购房以实现财富的稳步增长,因为房价年增长率可高达10%,而银行存款的年利率仅约3%,仅此一点,购房似乎更具吸引力。
现在,有专家公开发声指出,房价的下降只是暂时的现象。随着疫情的逐步结束,经济的逐步复苏,预计在未来的两年内,也就是2025年,平均房价有望攀升至2万元。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目前的市场均价为1万元,而在一线城市,均价普遍在七八万元左右,三四线城市则相对较低,若将两头的数据进行平均,得出的结果也是一万。若要实现2万元的均价目标,一线城市的均价需翻倍,即达到十五六万元每平方米。
届时,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南京等城市,其房价预计将实现翻倍增长,这样的说法或许显得过于夸张,然而专家所表达的态度却是真挚诚恳的。尽管如此,此类现象并非完全不可能发生,但需满足三个关键前提条件。

城市化步伐加快,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64%,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展望未来,将有2亿农村人口需涌入城市购房,这一需求将推动房价上涨。尤其是大城市及学区房,其需求更为旺盛,将使平均房价有可能攀升至2万元。
二是考虑到建筑成本,首先必须获取土地,而这部分成本往往由开发商从当地购买而来,占据了总成本中的绝大部分。若地价达到1万元,房价至少需定在2万元以上,开发商才能实现盈利。此外,还需加上建筑和人工等成本,开发商自然不能以亏损的价格出售房屋。
从通货膨胀的视角来看,尽管我们的收入水平有所提升,然而物价却同步攀升,导致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以十年前为例,一枚鸡蛋只需五毛钱,而如今却需两元;同样,过去只需100万元即可购得的房产,现在至少需要200万元才能购买。
若这三个条件均得以实现,那么房价有可能实现上涨,然而,涨幅是否会达到如此之高,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