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的房价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有观点认为老旧房屋价格大幅下滑,也有看法认为整体市场即将见底回升,究竟哪种说法更准确呢?日前在电梯中听到中介提及,邻近单元的房产以低于510万元的价格成交,然而我本人居住的房产,这些年价格几乎未出现波动,此事确实引人深思。
我的住房算起来也算得上是陈旧狭小的类型了,二十余年前从澳门归来时购置的,当时全部费用共计48.9万元,是爱人最终拍板决定的。如今回望,昔日的“崭新住宅”早已变为老旧房屋,但价格硬是增长了十倍,即便在今天也具备相当的价值。它为何如此经得起市场波动?反复琢磨下来,终究是因为地理位置太为重要了。我家位于内环线上,只需推开窗户,就能望见陆家嘴的“东方明珠”,离地铁站仅几步之遥,周边超市、商场、学校等设施齐全,日常生活极为便利,这样的地理位置,想要不升值都很难。
有些地方的旧房,不仅地点不好,就连附近的公交站点也简陋不堪,商场与学校更是遥不可及,房价因此大幅下跌。我有个朋友在郊区购置的老宅,去年挂牌出售,至今无人问津,价格持续走低,让他心急如焚,团团转。
上海并非特例,北京同样如此。我的一个亲戚在北京二环路居住,其住房虽然年久失修墙皮剥落,但由于毗邻天安门广场,加之周边设施完善,房价一直保持稳定。前段时间甚至还有买家愿意加价竞购。这正是地段价值的体现,优质地段的房产如同加上了金色镶边,即便建筑老旧也备受青睐。
某些人声称上海房价仍会继续下滑,对此我并不怎么在意。我的房产,正好适合儿子结婚时使用,而且位于能够观赏东方明珠的内环线区域,这样的房产并非谁都能轻易购得,无论出多少钱我都不会考虑出售。不过,倘若是在偏远地区的老旧房屋,情况就大相径庭了,由于缺乏地理位置优势且配套设施不全,房价下跌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说,购房的关键在于位置选择。若选在中心地带,即便住宅年代久远,出行便利且日常所需易得,其增值潜力依然可观;反之,若为节省开支购置郊外房产,由于设施完善度不足,未来转手销售时可能会遇到阻碍。
购置房产时务必深思熟虑,不能只关注价格差异,还要仔细考察区域条件如何。毕竟住宅需要长期居住,位置优越不仅居住感受佳,未来也无需担忧。期待房地产领域逐步趋于稳定,无论是中心区域还是边缘地带的房产,都能形成公允的价值,使人们能够明明白白地购买,安安心心地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