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上海链家研究院发布的二手房月报揭示,8月份上海二手房市场交易量显著减少,较上月环比锐减24%,与去年同期相比更是暴跌40%,创下今年以来的最大跌幅;具体成交量为1.8万套,已降至2019年10月至12月的月均交易量;在成交价格方面,同样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环比降幅达8%,同比降幅为5%。
二手房市场交易量和价格同时下降,这一现象与近期执行的“三价就低”调控措施密切相关。自8月6日起,上海地区的部分银行正式推行了房贷审批的新规——“三价就低”,该政策要求在审批贷款额度时,以合同网签价、银行评估价和涉税评估价中相对较低的一个作为参考标准。
一些炒房者过往常通过提升银行评估价值来争取更高的贷款上限,进而达到减少首付比重的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房地产市场的热度。然而,如今有了涉税评估价值作为依据,购房者想要利用杠杆作用将变得更加困难,这对于整个二手房市场的降温具有积极作用。在9月5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的记者如此阐述。
市场变化的速度超出了多数人的预料。上海链家研究院的首席分析师杨雨蕾指出,自7月份开始,上海二手房的交易量已经连续两个月呈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实际上已经表明,持续了半年之久的房地产市场热潮已经接近尾声。此外,持续且密集的楼市调控措施已经显现出其显著的效果。
二手房弃购率增加
在9月6日,一位位于上海杨浦区的房产经纪人向时代周报的记者透露,他明显察觉到近期前来咨询的新客户显得格外小心,而且那些原本处于洽谈阶段的购房者也开始变得犹豫不决,选择持观望态度。
受“三价就低”政策及银行信贷额度紧缩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众多行业专家预测,上海地区今年内二手房交易量可能会持续走低。
杨雨蕾表示,上海二手房市场量价齐跌在预料之中。分析其背后的原因,首先,本轮房价的上涨是短暂的,任何非理性的上涨都无法持续,因此涨得快跌得也快;其次,核验价格直接针对二手房市场,精确调控房价,尽管表面上看似仅对外网展示有所影响,但实际上已有效降低了购房者对价格的预期;再者,“三价就低”政策影响了首付款比例和贷款额度,进而降低了购房者的支付能力,使得一些购房者不得不调整预算。
(图源:视觉中国)
部分购房者支付能力降低已有所体现。

9月4日,上海中原地产申江豪城分行的负责人高攀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近期部分客户由于无法获得充足的贷款,不得不终止了交易。在这种情况下,中介机构只能竭尽全力帮助购房者与房东进行协商,力求通过和平的方式解除合约。
若客户首付比例仅为35%,我们通常不会推荐其购房,毕竟若贷款评估结果偏低,首付款可能需额外增加,甚至可能超过60%。我们会对客户进行及时且反复的口头通知,帮助他们认识到潜在的风险。同时,近期我们已开始采用书面补充协议,旨在进一步减少贷款问题带来的交易风险。高攀如是说。
部分在途交易受影响
时代周报记者经过实地走访和调研发现,当前房地产交易中心下属的房屋状况信息中心所提供的涉税评估价格,普遍仅为实际购房网签合同价的40%至70%,这导致购房者需提前支付剩余的房款,从而实际上提高了首付款的金额。
为了解决贷款问题引发的交易中断,上海众多中介机构纷纷采取措施,促使买卖双方额外签署一份补充的书面协议。在9月5日的一份补充合同中,记者发现,若因三价合一的涉税评估价问题,导致乙方无法按照原先约定的金额进行贷款操作,双方可协商采取两种不同的处理途径。
购房者通过签署补充协议,可在网签合同签订前预先确定贷款差额的特定金额,从而有效防止了网签后出现需临时补缴款项的尴尬局面。同时,双方还明确了房东退还款项的具体时间,此举在新的政策背景下,进一步维护了交易双方的权益。
尽管补充协议已经出台,但由于二手房买卖过程相对复杂,许多正在进行中的购房交易依然受到了“三价就低”政策的影响。
两个多月前,王静(化名)及其配偶相中了浦东周浦的一套二手房,该房产总价为598万元,成交单价达到了每平米5.8万元,这一价格区间与该小区每平米二手房的指导价5.5万元至6.5万元相符。
王静在支付了大约210万元的首付款之后,于8月16日与房东一同前往交易中心完成了网签手续。此时,距离“三价就低”政策的发布仅过去了十天。
原本我们期待能借到剩余的388万元,毕竟我和丈夫两人的月收入总和完全能够达到银行贷款所需的双倍流水覆盖标准。然而,依据当前房屋的涉税评估,我们最多只能申请到154万元的贷款,这比我们预想的少了整整234万元。王静这样说道。
依据现行政策规定,以及王静与房东签订的合同内容,她必须提前支付234万元的差额,方能确保在月底前顺利完成房产交易过户手续。
9月4日,有银行个贷经理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针对那些在8月6日之前完成网签或提交贷款申请的客户,可以依照旧的贷款政策进行处理;然而,对于那些仅仅支付了定金的客户,目前尚无法进行相应的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