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布楼市新政!非沪籍家庭买房缴税或社保年限提至5年

2025-06-20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次数:141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上海市推出新的房地产政策,规定非本市户籍的家庭在购房时需缴纳的税费或满足的社保缴纳年限将提升至五年。

长甲解析

3月25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会上,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主任顾金山对《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住房体系和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进行了详细解读。这份《若干意见》自即日起正式开始实施,其中涵盖了针对房地产市场的三项调控措施,具体包括:

1、非本市户籍,购房资格2年变5年;

2、二套房首付50%(普通),首付70%(非普通);

3、严禁首付贷、过桥贷。

《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需严格执行住房限购措施,并提升非上海户籍居民家庭购房时所需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保的年限要求。具体而言,由购房起算的前三年内,在上海累计缴纳时间需达到两年以上,调整后的标准为“在购房前连续缴纳满五年或更长”。

上海最新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指出,将严格执行有区别的住房信贷制度,并强化对个人住房贷款的监管。对于已经拥有一套住房的家庭,若因改善居住环境而再次申请商业贷款购置普通住宅,其首付比例不得低于50%;而对于非普通住宅的购买,首付比例则需达到70%以上。在申请贷款过程中,购房人需保证所支付的首付款源自个人自有资金,若违背此承诺,其失信行为将被记录并纳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二套房首付比例_上海非沪籍购房缴税年限_上海楼市限购新规2025

楼市新政引发的恐慌情绪在成交量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据媒体报道,在新政出台的前夜,上海的网络合同备案系统签约时间被延长至午夜24点,当日一手房签约量高达1706套。自今年3月份起,上海的日平均交易量达到了533套,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仅为170套。由此可见,仅3月24日这一天的签约量就超过了去年同期的日均交易量10倍。

地产研究指出,短期内,上海的新房地产政策将有力地遏制购房需求。在1400万本地人口中,980万的外地常住人口构成了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核心需求群体。通过收紧对外地常住人口购房的限制,一方面能够显著减少需求总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持中小户型产品的售价稳定。然而,从长远角度考量,这些调控措施并不能彻底消除市场需求。中国房地产市场历经多年,始终呈现出“调控——价格飙升——再度调控——价格再次飙升”的循环模式,这一现象早已得到了充分证实。那么,在三年之后,那些持有满五年限购资格的外地购房者,是否将引发新一轮更为剧烈的价格上涨浪潮呢?

长甲观点

这些举措堪称严格。以往许多地方政府为去库存而推出的优惠政策,在上海地区几乎失效,而且对非本地居民购房实施了严格的限制,提升了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并明令禁止了加杠杆购房行为。目前,上海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突然收紧,这一变化背后有着明显的市场原因。近期,上海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这一现象不仅受到去库存利好政策的推动和影响,还与上海这座城市长期以来的吸引力密切相关。一线城市普遍没有库存积压问题,最多只是部分商业楼盘出现了一些过剩现象。

上海及其它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对购房者的吸引力广泛,不仅局限于本市居民,即通常所说的户籍人口,而且这一需求还涵盖了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购房者。这是因为中国的一线城市汇聚了最优越的社会民生资源,诸如教育、卫生和信息等领域。其中,人们常常提及的是京沪等地的知名大学在当地招生人数较多,且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这表明,一旦拥有京沪户口,个人在学习、工作等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都将具备先天的优势。

一线城市购房虽不能立刻实现落户,但至少能享受到城市的一些福利。由于资源分配,诸如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始终热度不减,房价更是逐年攀升,即便在市场较为低迷的时期,涨幅也相对较小。因此,即便那些不打算定居于一线城市的外地人士,也坚信这些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具有稳定的投资回报,购房在这些城市始终被视为一种理智的投资决策,这一现象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这些城市的房价上涨。

打赏
凡注明"来源:来安房产网"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佚名】
0相关评论

新闻排行

热点楼盘

更多